第46章 东湖之畔的科技惊雷
关灯
小
中
大
1991年1月27日,武汉东湖高新区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长飞光纤的厂区外已停满黑色轿车。
红毯从大门一路铺向新建的1号车间,两侧插满中美国旗,礼仪小姐穿着旗袍,手捧托盘,托盘里躺着剪彩用的金剪刀。
谢一扬站在车间门口,指尖摩挲着袖口的铂金纽扣,目光扫过人群——省市领导、武大教授、记者,还有角落里那个戴金丝眼镜的美国男人。
“谢总,康宁的人一直在看设备参数。
”张铁柱压低声音,独眼盯着美国商务参赞托马斯。
那人正弯腰检查生产线上的光纤预制棒,镜片反着冷光。
“让他看。
”谢一扬轻笑,从侍者托盘里端起香槟,“盗版?不,这叫‘逆向研发’。
” 上午九点,投产仪式 “……长飞光纤填补国内空白!”副省长对着话筒慷慨激昂,背后横幅上的“自主创新”四个大字鲜红刺目。
谢一扬鼓掌时,余光瞥见托马斯正对着手机低声说着什么,嘴角挂着讥诮。
轮到谢一扬致辞。
他走上台,没拿讲稿,而是直接挥手示意工人启动生产线。
机械轰鸣声中,一根晶莹的光纤如银丝般从拉丝塔缓缓垂落。
“各位请看——”谢一扬举起那段光纤,灯光下它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衰减系数0.18dB/km,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台下爆发掌声,他却突然将光纤缠在手腕上,猛地一扯! 光纤纹丝未断。
“强度是普通产品的三倍!”他笑着松开手,光纤弹回空中,像一条苏醒的银蛇。
人群沸腾,唯有托马斯脸色铁青,转身离席时撞翻了礼仪小姐的托盘。
金剪刀砸在大理石地面上,清脆的“叮”声被掌声淹没。
车间后台,五分钟前 林教授的白大褂被汗水浸透,他哆嗦着拉住谢一扬:“预制棒纯度不够!按康宁原版该用99.999%的硅,我们掺了缅甸的次级料,最多撑三天就会……” “够今天表演就行。
”谢一扬掰开他的手,往他口袋里塞了张支票,“记住,你是‘国
红毯从大门一路铺向新建的1号车间,两侧插满中美国旗,礼仪小姐穿着旗袍,手捧托盘,托盘里躺着剪彩用的金剪刀。
谢一扬站在车间门口,指尖摩挲着袖口的铂金纽扣,目光扫过人群——省市领导、武大教授、记者,还有角落里那个戴金丝眼镜的美国男人。
“谢总,康宁的人一直在看设备参数。
”张铁柱压低声音,独眼盯着美国商务参赞托马斯。
那人正弯腰检查生产线上的光纤预制棒,镜片反着冷光。
“让他看。
”谢一扬轻笑,从侍者托盘里端起香槟,“盗版?不,这叫‘逆向研发’。
” 上午九点,投产仪式 “……长飞光纤填补国内空白!”副省长对着话筒慷慨激昂,背后横幅上的“自主创新”四个大字鲜红刺目。
谢一扬鼓掌时,余光瞥见托马斯正对着手机低声说着什么,嘴角挂着讥诮。
轮到谢一扬致辞。
他走上台,没拿讲稿,而是直接挥手示意工人启动生产线。
机械轰鸣声中,一根晶莹的光纤如银丝般从拉丝塔缓缓垂落。
“各位请看——”谢一扬举起那段光纤,灯光下它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晕,“衰减系数0.18dB/km,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台下爆发掌声,他却突然将光纤缠在手腕上,猛地一扯! 光纤纹丝未断。
“强度是普通产品的三倍!”他笑着松开手,光纤弹回空中,像一条苏醒的银蛇。
人群沸腾,唯有托马斯脸色铁青,转身离席时撞翻了礼仪小姐的托盘。
金剪刀砸在大理石地面上,清脆的“叮”声被掌声淹没。
车间后台,五分钟前 林教授的白大褂被汗水浸透,他哆嗦着拉住谢一扬:“预制棒纯度不够!按康宁原版该用99.999%的硅,我们掺了缅甸的次级料,最多撑三天就会……” “够今天表演就行。
”谢一扬掰开他的手,往他口袋里塞了张支票,“记住,你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