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关灯
    狂热注视,察觉到蒋济维的视线。

    梁颀朝蒋济维眨了眨眼睛。

    这个动作其实很肆无忌惮,数十个镜头都在对准梁颀的一举一动,因此直到梁颀别开视线,蒋济维还是能够感觉闪光灯在自己脸上闪烁。

     主持人开始提问,例行第一个提问的对象就是梁颀,主持人问:“Eli,我们影迷朋友们都很想知道,您拍摄这部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梁颀回答时直视着前方,看似目光没有落在任何一个人身上,但是蒋济维觉得身体要被梁颀的视线烧穿。

     “我在小时候就发现了自己对电影无可救药的热爱,我的第一部影片是用我祖父淘汰掉的胶片相机拍摄一群蚂蚁缓慢组合成数字的形状。

    现在想想,如果我的人生足够顺利,我会在法国一路升学,在理想的大学中念导演专业,在周末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回头看见哈内克和我一起排队等候入场。

    ” 场内默契地发出一阵笑,但是梁颀接下来的话却让这种轻松的氛围急转直下。

     “比较不幸的是,我的人生没有我设想的那么顺利,在这种不顺利中,我也没有动摇过拍电影的念头。

    但此时的电影梦早就有别于幼年时期的电影梦,拍电影变成了寄希望于摆脱当下生活的一种方式。

    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也有一些莫名和困惑,就好像我和小汤一样已经没有办法好好生活,一心只想把‘赵叔’给干掉。

    ” “也许有人注意到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小汤很喜欢看灯。

    我之前在哪本书中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人们喜欢看天,是因为感到无聊和痛苦,才想去看天,这样就可以避免直视眼前的生活,我想小汤喜欢看灯也是同理。

    后来小仲出现,我们有意减少拍摄小汤看灯的次数,直到灯终于碎裂。

    ” “至于我,我的生命中也出现了一个‘小仲’,某天‘小仲’找到我,问我是不是喜欢拍电影,这时我才后知后觉我不必为了摆脱某种境况去拍电影,只是因为我喜欢,我就可以去拍,也是从这一天起,我的灯也破碎了。

    ” 话说到这里就可以告一段落,梁颀晃了晃手中《日出在哪边》的海报:“没有小仲就不会有这部电影、有今天的我,感谢小仲。

    ” 现场的媒体哗然,梁颀很少接受采访,就算接受采访了也几乎不可能说起自己的私人生活,谁也没想到梁颀今天这么有兴致,又是童年、又是电影梦,又是‘小仲’的。

     主持人连忙乘机问道:“Eli,众所周知您已经很久没有回到中国,这次选择中国拍这部电影是因为小仲就在那里吗?” 梁颀没有立马回答,众人都在屏息等待梁颀接下来的话,但是蒋济维却感受到梁颀的目光正在不轻不重地投在自己的脸上。

    蒋济维觉得身边的人群都在逐秒消失,一片黑暗中,有人点亮了两束追光灯,偌大的场馆只剩下他和梁颀在遥遥相望。

     小仲说了那么多蒋济维似曾相识的话,蒋济维已经猜出这部电影或许就脱胎于梁颀那封没有寄出的遗书。

    梁颀的这番话只是为他的猜测盖了一个确凿无疑的章而已。

    可是蒋济维还是有些不可置信,梁颀口中的那个“小仲”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