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大唐,百家齐放

关灯
    “陛下。

    ”魏徵放下手中的鱼翅碗。

     不好吃的那两碗他生理上不想吃,好吃的那碗他心理上不想吃,不想自己被这些奢侈之物腐蚀。

     “高明。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

     “我在!!!”李承乾也放下鱼翅碗。

     “朕觉得,大汉之前,诸子百家争奇斗艳,百家齐放的思想文化氛围,很是活跃,你们觉得呢? 如若大唐也变得那般思想活跃,百家齐放,各家思想都用以建设大唐,大唐岂不是会更繁盛。

    ” “嗯?”魏徵和李承乾都有些诧异得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其实不是一个古板固执的皇帝,他会扶持佛教,同时还发展道教。

     他真的是一个很愿意吸收不同的东西,接纳不同事物的帝王。

     所以魏徵和李承乾并不惊讶他突然又想推广什么。

     只是,他想让大唐也像诸子百家争鸣时候那样思想丰富,这未必太难了吧。

     毕竟自从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刘奭时期又彻底将儒学稳固为国教后,几乎就没了其他学派的生存空间。

     而且在这之前,刘邦交出关中后,项羽的那一把大火也已经把嬴政收集到咸阳宫中的各家典籍都烧光了,很多学派,都没有了原始理论支撑。

     因此不少学派目前的传人那更是少之又少,很少有人愿意去研习。

     李世民为何突然会这么说? 李世民看着俩人脸上那诧异的眼神,聪明如他,自然是能知道俩人想的是什么。

     他自己难道不知道现在重新提倡百家齐放很困难? 不说别的,就凭现在读书人对儒学的推崇,他提出来,怕也是没几个人响应的。

     可李世民也很庆幸,哪怕现在儒学成为主要思想流派几百年,也还没有像宋朝程朱理学出现之后那么刻板古板。

     他看了系统在群里发的史书的时候也知道,安史之乱的时候,一个叫颜真卿的读书人还撸起袖管就干叛军,成为最早一批抵御乱军的将领。

     颜真卿是书生,却是能披上铠甲上战场的书生,不是宋朝之后的那种文弱书生。

     再后来,最终平定安史之乱的,甚至还是一个靠着武举出头的武状元郭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