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夜引弓
关灯
小
中
大
晨光初现,大理寺的庭院还笼罩在薄雾中。
许延年站在停尸房外,手指轻轻敲击着腰间佩玉。
昨夜韦弘的死讯来得蹊跷,他必须亲自验看。
"大人。
"仵作老赵掀开白布,"确是自缢而亡,脖颈处有勒痕,舌骨断裂,死前无挣扎痕迹。
" 许延年俯身检查韦弘的双手。
指甲缝干净,手腕处却有淡淡的淤青。
"这淤痕怎么回事?" 老赵凑近看了看:"应是被人按住手腕留下的。
不过..."他压低声音,"也可能是上吊时自己挣扎所致。
" 许延年不置可否,继续检查尸体。
韦弘的衣领处沾着一点褐色污渍,凑近能闻到淡淡酒气。
"昨夜谁当值?" "是张五和李七。
"老赵答道,"两人都说子时巡查时韦弘还活着,丑时再查就..." "两人现在何处?" "在值房候着,等大人问话。
" 值房里,张五和李七战战兢兢地站着。
见许延年进来,两人扑通跪下。
"大人明鉴!小的们真的什么都没做啊!" 许延年坐在案后,不急不缓地翻开巡查记录:"昨夜子时,你们确实见到韦弘还活着?" "千真万确!"张五连连点头,"他还问小的要水喝呢!" "要水喝?"许延年挑眉,"给了吗?" "给、给了..."张五声音渐低,"就...就普通井水..." "用什么盛的?" "牢里的粗瓷碗..." 许延年合上册子:"碗呢?" "应、应该还在牢里..." 许延年起身:"带路。
" 天牢最里间的栅栏上还挂着半截腰带。
许延年命人取来那只粗瓷碗,碗底残留着几滴褐色液体。
"这是井水?" 张五脸色煞白:"小的...小的可能记错了..." 许延年将碗交给许义:"送去给王医官。
"又转向两名狱卒,"昨夜可有人来探监?" 李七摇头:"没有。
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前半夜有个送饭的小厮,说是韦府派来的。
" "长什么样?" "矮个子,蒙着半边脸,说是得了风寒怕传染..."李七回忆道,"他拎着食盒,我们检查过,就一壶酒两样小菜。
" "酒壶带走了?" "带走了..." 许延年眼神一冷:"你们放一个蒙面人进死牢?" 两名狱卒扑通跪下,连连磕头。
许延年不再多言,转身出了牢房。
回到书房,王医官已经候着了。
"大人,碗里残留的是'断肠散',与苏家小公子中的毒一样。
" 许延年冷笑:"好一个连环计。
"他提笔写下几行字,"许义,去查查那个送饭的小厮。
另外,备一份洛阳的舆图。
" "大人要去洛阳?"许义惊讶道。
"韦弘临死前说回洛阳扫墓,太巧了。
"许延年展开案卷,"苏家灭门案中,大小姐收到的信上有个洛阳的邮戳。
" 许义欲言又止:"可是太傅大人..." "不必告诉他。
"许延年声音平静,"我自有安排。
" 午时刚过,张焕匆匆来报:"大人,查到那小厮了!确实是韦府的人,叫来福,今早被发现死在柴房里,说是突发心疾..." "心疾?"许延年冷笑,"可真是巧。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洛阳风物志》,"安排一下,三日后我秘密前往洛阳。
你留在大理寺,对外就说我染了风寒,闭门休养。
" 张焕面露忧色:"大人独自前往太危险了,不如多带些人手..." "人多眼杂。
"许延年摇头,"只带许义一人足矣。
"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接着门被推开,徐景松阴沉着脸走了进来。
"父亲。
"许延年行礼。
徐景松扫了眼张焕,后者识趣地退下。
待房门关上,徐景松才开口:"你要去洛阳?" 许延年不动声色:"父亲听谁说的?" "别管我听谁说的。
"徐景松厉声道,"你知不知道现在朝中什么形势?韦弘一死,多少双眼睛盯着大理寺?你这时候离京..." "儿子只是例行查案。
"许延年打断道,"苏家灭门案线索指向洛阳,儿子身为大理寺少卿,责无旁贷。
" 徐景松盯着儿子看了半晌,突然长叹一声:"你跟你母亲真像..."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拿着。
" 许延年接过信:"这是?" "洛阳别驾杨玄感的亲笔。
若遇麻烦,可寻他相助。
"徐景松顿了顿,"记住,不要相信任何姓韦的人。
" 许延年微微挑眉:"父亲与杨别驾熟识?" "故交。
"徐景松转身欲走,又停住脚步,"延年,此去凶险,务必小心。
" 许延年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眉头微蹙。
父亲今日的态度,与昨夜判若两
许延年站在停尸房外,手指轻轻敲击着腰间佩玉。
昨夜韦弘的死讯来得蹊跷,他必须亲自验看。
"大人。
"仵作老赵掀开白布,"确是自缢而亡,脖颈处有勒痕,舌骨断裂,死前无挣扎痕迹。
" 许延年俯身检查韦弘的双手。
指甲缝干净,手腕处却有淡淡的淤青。
"这淤痕怎么回事?" 老赵凑近看了看:"应是被人按住手腕留下的。
不过..."他压低声音,"也可能是上吊时自己挣扎所致。
" 许延年不置可否,继续检查尸体。
韦弘的衣领处沾着一点褐色污渍,凑近能闻到淡淡酒气。
"昨夜谁当值?" "是张五和李七。
"老赵答道,"两人都说子时巡查时韦弘还活着,丑时再查就..." "两人现在何处?" "在值房候着,等大人问话。
" 值房里,张五和李七战战兢兢地站着。
见许延年进来,两人扑通跪下。
"大人明鉴!小的们真的什么都没做啊!" 许延年坐在案后,不急不缓地翻开巡查记录:"昨夜子时,你们确实见到韦弘还活着?" "千真万确!"张五连连点头,"他还问小的要水喝呢!" "要水喝?"许延年挑眉,"给了吗?" "给、给了..."张五声音渐低,"就...就普通井水..." "用什么盛的?" "牢里的粗瓷碗..." 许延年合上册子:"碗呢?" "应、应该还在牢里..." 许延年起身:"带路。
" 天牢最里间的栅栏上还挂着半截腰带。
许延年命人取来那只粗瓷碗,碗底残留着几滴褐色液体。
"这是井水?" 张五脸色煞白:"小的...小的可能记错了..." 许延年将碗交给许义:"送去给王医官。
"又转向两名狱卒,"昨夜可有人来探监?" 李七摇头:"没有。
不过..."他犹豫了一下,"前半夜有个送饭的小厮,说是韦府派来的。
" "长什么样?" "矮个子,蒙着半边脸,说是得了风寒怕传染..."李七回忆道,"他拎着食盒,我们检查过,就一壶酒两样小菜。
" "酒壶带走了?" "带走了..." 许延年眼神一冷:"你们放一个蒙面人进死牢?" 两名狱卒扑通跪下,连连磕头。
许延年不再多言,转身出了牢房。
回到书房,王医官已经候着了。
"大人,碗里残留的是'断肠散',与苏家小公子中的毒一样。
" 许延年冷笑:"好一个连环计。
"他提笔写下几行字,"许义,去查查那个送饭的小厮。
另外,备一份洛阳的舆图。
" "大人要去洛阳?"许义惊讶道。
"韦弘临死前说回洛阳扫墓,太巧了。
"许延年展开案卷,"苏家灭门案中,大小姐收到的信上有个洛阳的邮戳。
" 许义欲言又止:"可是太傅大人..." "不必告诉他。
"许延年声音平静,"我自有安排。
" 午时刚过,张焕匆匆来报:"大人,查到那小厮了!确实是韦府的人,叫来福,今早被发现死在柴房里,说是突发心疾..." "心疾?"许延年冷笑,"可真是巧。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一本《洛阳风物志》,"安排一下,三日后我秘密前往洛阳。
你留在大理寺,对外就说我染了风寒,闭门休养。
" 张焕面露忧色:"大人独自前往太危险了,不如多带些人手..." "人多眼杂。
"许延年摇头,"只带许义一人足矣。
" 正说着,门外传来一阵骚动。
接着门被推开,徐景松阴沉着脸走了进来。
"父亲。
"许延年行礼。
徐景松扫了眼张焕,后者识趣地退下。
待房门关上,徐景松才开口:"你要去洛阳?" 许延年不动声色:"父亲听谁说的?" "别管我听谁说的。
"徐景松厉声道,"你知不知道现在朝中什么形势?韦弘一死,多少双眼睛盯着大理寺?你这时候离京..." "儿子只是例行查案。
"许延年打断道,"苏家灭门案线索指向洛阳,儿子身为大理寺少卿,责无旁贷。
" 徐景松盯着儿子看了半晌,突然长叹一声:"你跟你母亲真像..."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拿着。
" 许延年接过信:"这是?" "洛阳别驾杨玄感的亲笔。
若遇麻烦,可寻他相助。
"徐景松顿了顿,"记住,不要相信任何姓韦的人。
" 许延年微微挑眉:"父亲与杨别驾熟识?" "故交。
"徐景松转身欲走,又停住脚步,"延年,此去凶险,务必小心。
" 许延年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眉头微蹙。
父亲今日的态度,与昨夜判若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