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有人说,这俩孩子,别看平常不声不响,实际上,那骨子里,忒精明。

    年纪不大,可笼络人心,大势所趋那一套,其实看的比谁都透。

     再后来,人家读了高中,上了大学。

    沈斯亮和宁小诚又成了这不大的地方里,最给爹妈长脸的人。

     一个去国外念了mf全额奖学金,一个去了南京读军校。

     有外人眼红他们兄弟感情等着看他们笑话,把话说的不阴不阳。

     都不是当初的小孩儿了,其实谁跟谁当朋友,心里都有数着呢。

    这其中那些家族利益,老子的权势关系,都是以后自己生存的必要条件,以前他们横,是仗着一个院儿里住着,抱团儿。

     现在分开了,作鸟兽散,人情世故,社会险恶,不定变成什么样儿了,到时候你且看着,这帮人,还敢不敢像当初那么嚣张。

     话传到沈斯亮耳朵里,人家也只是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

     父辈就留下的交情,到了他们小辈这一代,哪能是说断就断的。

     只等四年以后,宁小诚学成回国,自己做起了投资,瞅准了房地产和风险基金,没动家里一分钱,没用他爹任何关系,短短一年,手里就攒下了不少资本。

    沈斯亮在南京读的是国际关系学院,学的又是重点专业,回来了自然要干老本行。

     两人归京,又联络上了这四年一直没彻底断了联系的朋友武杨,三个人,权,钱,势,这下才算是彻底凑齐了。

     那关系,怕是比小时候一起玩儿泥巴的时候更甚,丝毫没有生分。

     今天是沈斯亮出差回来的日子,本该说好是小诚去接的,结果路上遇见程聪,便让他开着车,一道去了机场,只是没想到,中途出了这么个意外。

     小诚最是了解沈斯亮的。

     从他看见霍皙回来那一刻起,一言不发那样子,他就知道,他一准儿是憋着什么坏呢。

     俩人沿着大院的林荫道走着,慢悠悠的,像是散步。

     小诚劝他:“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她这三年过的不易。

    ” 沈斯亮反问他:“你怎么知道她过的不易?” 小诚大他一岁,对他话中明显的挑衅视而不见,反而包容笑了笑:“对,我不知道,你应该比我知道的清楚。

    ” 十一点多,除了路灯,哪里都是黑漆漆的,偶尔有警卫走过巡逻,碰上他们用手电照了照,沈斯亮不耐烦抬眼看过去,卫兵认出来,迅速收了手电。

     小诚跟警卫打招呼:“车在礼堂,拿了马上就走,给你们添麻烦了。

    ” 带队的排长认识俩人,都是活祖宗,在这院儿里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