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小
中
大
这是一个明显的警惕拒绝姿势。
一名眉目和善斯文的年轻文人,蹲在她面前,放缓了语气,试图劝说她把头抬起来。
“小娘子,莫怕。
”青袍文士二十来岁年纪,被部曲们推出来做劝说小娃儿的辛苦差事,声线刻意放得和缓。
“在下姓杨,单名一个斐字,年纪是你的叔伯辈,无需惧怕于我。
”杨斐试图搭话,“杨某跟随我们郎君车队路过此处,正巧和山匪狭路相逢。
小娘子,你可是豫州本地人?听得懂我说的话吗?” 阮朝汐听得懂,但她不想理会。
保持着抱膝姿势一动不动,留给他一个固执的后脑勺。
“被救下的妇孺甚多,里头可有你认识的亲友?小娘子,你家住何处,姓甚名谁?”名叫杨斐的文士耐性极好,蹲在大青石边说得口干舌燥。
但阮朝汐耐性更好。
她深深地把脑袋埋在手臂里,无动于衷地听着。
杨斐无计可施,叹了口气,把一套簇新的小襦袄和布裙放在阮朝汐身侧。
“不理睬我无妨,至少把溅血的衣裳换一换。
我尚有别事,稍后再回来寻你说话。
” 脚步声走远了。
平日里冷清的山涧边,此刻人来人往,上百名戎装强健部曲来回巡视,被救回的妇孺放声大哭,伤患痛苦地呻|吟不绝,交织在一起,回荡不休,吵得耳朵嗡嗡作响。
阮朝汐闻到了一股苦涩的药味。
十七八岁的清丽女婢,穿着乡野里罕见的浅碧色长罗裙,头梳双髻,捧着瓷盅快步走向护卫圈中央的一辆乌蓬大牛车。
隔着模糊的山野风声,耳边传来一声轻声呼唤:“郎君,药煎好了。
”浅碧衣女婢站在马车边,打开了药盅的瓷盖。
苦涩药味猛地浓烈起来。
山涧下游处,大青石中间的空地,搭起一排临时挡风的帐子。
男女分坐两处。
男丁寥寥无几,存活的大都是年轻妇人和孩童。
惊魂之鸟,目光呆滞,青袍文士杨斐坐在人群里,以闲话家常的温文语气,挨个问话。
成人比小娃娃要识时务得多,问话也容易得多。
略问几句
一名眉目和善斯文的年轻文人,蹲在她面前,放缓了语气,试图劝说她把头抬起来。
“小娘子,莫怕。
”青袍文士二十来岁年纪,被部曲们推出来做劝说小娃儿的辛苦差事,声线刻意放得和缓。
“在下姓杨,单名一个斐字,年纪是你的叔伯辈,无需惧怕于我。
”杨斐试图搭话,“杨某跟随我们郎君车队路过此处,正巧和山匪狭路相逢。
小娘子,你可是豫州本地人?听得懂我说的话吗?” 阮朝汐听得懂,但她不想理会。
保持着抱膝姿势一动不动,留给他一个固执的后脑勺。
“被救下的妇孺甚多,里头可有你认识的亲友?小娘子,你家住何处,姓甚名谁?”名叫杨斐的文士耐性极好,蹲在大青石边说得口干舌燥。
但阮朝汐耐性更好。
她深深地把脑袋埋在手臂里,无动于衷地听着。
杨斐无计可施,叹了口气,把一套簇新的小襦袄和布裙放在阮朝汐身侧。
“不理睬我无妨,至少把溅血的衣裳换一换。
我尚有别事,稍后再回来寻你说话。
” 脚步声走远了。
平日里冷清的山涧边,此刻人来人往,上百名戎装强健部曲来回巡视,被救回的妇孺放声大哭,伤患痛苦地呻|吟不绝,交织在一起,回荡不休,吵得耳朵嗡嗡作响。
阮朝汐闻到了一股苦涩的药味。
十七八岁的清丽女婢,穿着乡野里罕见的浅碧色长罗裙,头梳双髻,捧着瓷盅快步走向护卫圈中央的一辆乌蓬大牛车。
隔着模糊的山野风声,耳边传来一声轻声呼唤:“郎君,药煎好了。
”浅碧衣女婢站在马车边,打开了药盅的瓷盖。
苦涩药味猛地浓烈起来。
山涧下游处,大青石中间的空地,搭起一排临时挡风的帐子。
男女分坐两处。
男丁寥寥无几,存活的大都是年轻妇人和孩童。
惊魂之鸟,目光呆滞,青袍文士杨斐坐在人群里,以闲话家常的温文语气,挨个问话。
成人比小娃娃要识时务得多,问话也容易得多。
略问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