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撤海禁【还有一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三日后,巍峨的漠北王庭内。
朱五六端坐于龙椅之上,扫视着殿下群臣。
文武百官列队整齐,手中捧着各自精心准备的迁都方案。
“诸位爱卿,今日便将迁都之事敲定。
” 诸葛亮率先出列,展开一卷详尽的舆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顺天府的各项优势。
“陛下,臣已将顺天府的利弊一一梳理。
顺天府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且如今朱标将军已在当地建立起稳固的秩序,粮库充盈,民心归附。
更为关键的是,自应天至顺天,水路畅通,便于大军与物资的调配。
” 他有条不紊地陈述着,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李世民微微颔首,补充道。
“诸葛丞相所言极是。
顺天府靠近北方边境,可有效防范草原部族的侵扰,同时又能辐射中原与江南。
我朝新立,需快速稳定局势,顺天府无疑是最佳选择。
” 项羽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顺天府的优势,闷声说道。
“既如此,顺天府便顺天府吧。
” 吕布也点头附和,不再坚持洛阳。
嬴政轻抚胡须,思索片刻后道。
“顺天府可作为权宜之都,待岭南彻底平定,再作长远打算。
” 朱五六听闻,满意地大笑起来。
“好!就依众爱卿所言,定都顺天府!即刻筹备迁都事宜,命朱标全力整修顺天府宫殿,疏通河道,确保迁都顺利。
” ........ 大周十一年,顺天府承天门广场。
朱五六手扶汉白玉栏杆,俯瞰着城下蝼蚁般忙碌的人群。
迁都一载,曾经的燕京城池已扩建三倍,青砖灰瓦间处处可见玄色大周军旗,护城河上漕船往来如织,载着江南的丝绸、岭南的香料驶向北方。
想想一切都跟做梦一样。
就在这时,有八百里加急的文书。
内官捧着鎏金漆盒跪地,盒中朱漆文书上“海寇”二字赫然入目。
朱五六捏着文书的指节泛白——自灭明之后,沿海倭患与残明水师勾结,竟在泉州外海劫了三艘官船。
朱五六皱起来了眉头,当即就决定复活三个人。
“复活张衡,沈括和郑和。
” 要说起来这三个人,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张衡,科学家、文学家。
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领域成就斐然。
他制造的浑天仪,精准演示天体运行,如“庖丁解牛”般将宇宙奥秘呈于世人眼前。
地
朱五六端坐于龙椅之上,扫视着殿下群臣。
文武百官列队整齐,手中捧着各自精心准备的迁都方案。
“诸位爱卿,今日便将迁都之事敲定。
” 诸葛亮率先出列,展开一卷详尽的舆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顺天府的各项优势。
“陛下,臣已将顺天府的利弊一一梳理。
顺天府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且如今朱标将军已在当地建立起稳固的秩序,粮库充盈,民心归附。
更为关键的是,自应天至顺天,水路畅通,便于大军与物资的调配。
” 他有条不紊地陈述着,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李世民微微颔首,补充道。
“诸葛丞相所言极是。
顺天府靠近北方边境,可有效防范草原部族的侵扰,同时又能辐射中原与江南。
我朝新立,需快速稳定局势,顺天府无疑是最佳选择。
” 项羽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顺天府的优势,闷声说道。
“既如此,顺天府便顺天府吧。
” 吕布也点头附和,不再坚持洛阳。
嬴政轻抚胡须,思索片刻后道。
“顺天府可作为权宜之都,待岭南彻底平定,再作长远打算。
” 朱五六听闻,满意地大笑起来。
“好!就依众爱卿所言,定都顺天府!即刻筹备迁都事宜,命朱标全力整修顺天府宫殿,疏通河道,确保迁都顺利。
” ........ 大周十一年,顺天府承天门广场。
朱五六手扶汉白玉栏杆,俯瞰着城下蝼蚁般忙碌的人群。
迁都一载,曾经的燕京城池已扩建三倍,青砖灰瓦间处处可见玄色大周军旗,护城河上漕船往来如织,载着江南的丝绸、岭南的香料驶向北方。
想想一切都跟做梦一样。
就在这时,有八百里加急的文书。
内官捧着鎏金漆盒跪地,盒中朱漆文书上“海寇”二字赫然入目。
朱五六捏着文书的指节泛白——自灭明之后,沿海倭患与残明水师勾结,竟在泉州外海劫了三艘官船。
朱五六皱起来了眉头,当即就决定复活三个人。
“复活张衡,沈括和郑和。
” 要说起来这三个人,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张衡,科学家、文学家。
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领域成就斐然。
他制造的浑天仪,精准演示天体运行,如“庖丁解牛”般将宇宙奥秘呈于世人眼前。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