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灯
    这个手段就宛若刻在秋意泊的脑子里,似乎有人依靠这样的举动成果过,而且有很多,但具体是谁,他想不起来了。

     第四年,燕京城破,齐王自中门入宫,叩见帝后于太和宫。

     秋意泊不在其中,他为谋士,坐镇后方。

     紧接着便是皇帝下三道罪己诏,最后自裁于太和宫,又因诸位年长皇子亲王或薨或殇,只留下刚满十岁的秦王殿下,便由秦王登基,齐王摄政,皇后称皇太后。

     再过一年,众臣奏请圣上退位,齐王登基,羽翼未丰的小皇帝为保性命,不得不屈辱的当众走下宝座,恭请王伯上位,自己则是与太后一并迁居先帝潜邸。

     一转眼,秋意泊便已经入阁拜相,权倾朝野了。

     【原来,你最爱的是权势。

    】 时隔十年整,那个声音又出现了。

     秋意泊坐于池边,膝上抱琴,手中握着竹签,将鱼食一点一点的撒入池中,引得无数锦鲤跃作一团,锦绣灿烂:“也还行吧……只不过是时势造我,顺水推舟。

    ” 【可笑,你敢说你为齐王尽心谋划,当真就没有一点为自己、为张三娘的原因吗?】 秋意泊仍是不紧不慢地喂着鱼:“我不敢。

    ” 他其实也有仔细想过,这其中有张三娘的原因吗? 当然有。

     他对先帝说完全不怨恨那一定是假的,好好地老婆管不住来祸害别人家,搅得他的人生一团糟,纵然不恨,谁能不怨? 怨是真的,可张三娘那张和离书让他觉得轻松也是真的。

     他对张三娘的感情非要总结出来的话那就是:以后别再见了。

     但这仅仅是排在后面的一个因素。

     他既然名义上娶了齐王的女儿为妻,齐王翻船他自然要跟着死的,这就是齐王让他娶他女儿最简单也是最直白的原因之一,大家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是他为齐王谋划最主要的原因。

     而老板的仇家刚好是他不想见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还比较喜闻乐见他们倒霉的人,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就是这么简单。

     【你不杀张三娘?对你来说不是很简单吗?】 “为什么要杀她?”秋意泊放下了竹签,百无聊赖地将整罐鱼食都抛进了水中,拍拍衣服便起身向书房走去,方才还横于膝头视若珍宝的名琴跌落于地,却也不见他回眸:“她不是已经得到了惩罚吗?” “她也没有撺掇先帝杀我,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