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关灯
小
中
大
【元狩帝登基初期和赵相一家处于蜜月期,一般来说,就昌平干的恶事,当权者绝对会为了讨好得力臣子杀了昌平,哪怕是胞妹,毕竟理亏。
可是蜜月期顶着赵家人的恨,元狩帝还是竭力保下昌平,这说明他们兄妹情分深厚。
昌平牵涉两江大案,也有八成可能不会杀她。
】 【别忘了元狩二十二年,鱼儿还没赴任两江时,太后寿宴,昌平献寿,得了很多赏赐,如果没有两江大案,昌平绝对能逃过制裁,舒舒服服地回京,说不定还能和她亲生儿子相认。
】 【有真实史料记载吗?没有的话,全是猜测,鬼知道真假。
】 【……史学家的这段分析,连我一个鱼儿粉都不信。
元狩帝那多疑专.制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容忍犯下滔天大案的昌平继续活下来,而且《大景史观》里明确记载,昌平献寿当日,船只撞翻漕船,一百多官吏联名保奏,还能凑齐百万石的官粮,这通天的手笔非比寻常,元狩帝忍得了?鱼儿赴任两江,元狩帝绝对故意为之,他当时就想整治昌平!】 【啊……这楼没人磕我鱼儿和霍哥的CP吗?】 【磕CP右转,去隔壁那栋热楼。
】 王晓月对此无言以对。
别说她,史学家也解释不清。
百年来争执不休的问题就是“赵白鱼为何刀斩三百官”,动机是什么? 如果没有换子真相的爆出,也没有舍身挡刀,赵白鱼必死无疑。
他不死,难免动摇皇权威严。
赵白鱼为何明知死路还敢干出无诏先斩后奏的事来? 王晓月无意识地刷新手机屏幕,突然看到一条新的回复。
【话说回来,有谁知道半年前在江西洪州挖出来的那座古墓考古进程?】 【“什么古墓?”引用:赵砚冰的墓。
据说确定是赵砚冰的墓之后,专家欣喜若狂,说不定能从中找到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史实资料。
】 【我眼馋得要命,跨越元狩、重华两朝,见证盛世的崛起到巅峰,尤其他是我鱼儿的狂热粉,写了无数文章夸恩师,很多考证鱼儿的资料基本从他留下来的文集里查证的,包括当年鱼儿和他家那位的姻缘。
】 【气死,大景盛世没一本史料敢记载鱼儿为什么嫁给霍大!要不是赵砚冰的文集,肯定没人知
可是蜜月期顶着赵家人的恨,元狩帝还是竭力保下昌平,这说明他们兄妹情分深厚。
昌平牵涉两江大案,也有八成可能不会杀她。
】 【别忘了元狩二十二年,鱼儿还没赴任两江时,太后寿宴,昌平献寿,得了很多赏赐,如果没有两江大案,昌平绝对能逃过制裁,舒舒服服地回京,说不定还能和她亲生儿子相认。
】 【有真实史料记载吗?没有的话,全是猜测,鬼知道真假。
】 【……史学家的这段分析,连我一个鱼儿粉都不信。
元狩帝那多疑专.制的性格绝对不可能容忍犯下滔天大案的昌平继续活下来,而且《大景史观》里明确记载,昌平献寿当日,船只撞翻漕船,一百多官吏联名保奏,还能凑齐百万石的官粮,这通天的手笔非比寻常,元狩帝忍得了?鱼儿赴任两江,元狩帝绝对故意为之,他当时就想整治昌平!】 【啊……这楼没人磕我鱼儿和霍哥的CP吗?】 【磕CP右转,去隔壁那栋热楼。
】 王晓月对此无言以对。
别说她,史学家也解释不清。
百年来争执不休的问题就是“赵白鱼为何刀斩三百官”,动机是什么? 如果没有换子真相的爆出,也没有舍身挡刀,赵白鱼必死无疑。
他不死,难免动摇皇权威严。
赵白鱼为何明知死路还敢干出无诏先斩后奏的事来? 王晓月无意识地刷新手机屏幕,突然看到一条新的回复。
【话说回来,有谁知道半年前在江西洪州挖出来的那座古墓考古进程?】 【“什么古墓?”引用:赵砚冰的墓。
据说确定是赵砚冰的墓之后,专家欣喜若狂,说不定能从中找到很多具有研究价值的史实资料。
】 【我眼馋得要命,跨越元狩、重华两朝,见证盛世的崛起到巅峰,尤其他是我鱼儿的狂热粉,写了无数文章夸恩师,很多考证鱼儿的资料基本从他留下来的文集里查证的,包括当年鱼儿和他家那位的姻缘。
】 【气死,大景盛世没一本史料敢记载鱼儿为什么嫁给霍大!要不是赵砚冰的文集,肯定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