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本来刘二麻子干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儿来,人被抓住了先开批斗会,好好批斗一番他糟粕龌蹉的思想,再拉去几个联合大队的工地上劳改,情节严重的关进去吃班饭也有。

     河子屯几个队长商量了一番,倒没有真拉他去吃牢饭的意思,小型的批斗了一顿,赶到工地上去干活了事。

    社员们讨论这件事,热闹了几天,又叫其他新鲜事代替,终究搁下不再提。

     肖缘恢复了每天下工捡柴之后再回家的生活状态,这几天每次上山都没见到何进,她立在小山坡上往下看。

    对面山上一层一层云朵一样的梯田,线条圆润流畅,金黄的、葱绿的、红褐色的拼接成一副彩色的画,色彩斑斓,大自然的造物之力是最鬼斧神工的画笔。

     她默默坐着看,十几年了也没看腻,她喜欢这样平凡朴实,带一点粗糙、香火气得田园景象。

    许久没人来,肖缘背上柴,沿着上山的小路,慢吞吞的朝家里走。

     山脚下有一个牛棚,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的,破破烂烂许多年没修缮过。

    前几年从大城市来了一批知识分子,说是来劳教的,当时村里没什么住的地方,就把废弃的牛棚收拾收拾给他们住。

     一共来了五六个,有一个戴眼镜五十来岁不爱说话的老头子就住这里。

    他一个人,白天上工,晚上拖着疲倦的步子回来,轻易不跟人打交道,也没什么话说。

     村里社员各有各的日子要奔波,眼里只看得见今天得了多少公分,年尾家里的总收入咋样。

    不懂上头说的思想跑偏具体指什么,只知道这些人近不得,好像他们有一种魔力,能妖魔化人一样。

     肖缘不经常从这里过,遇上赵凡高的时候不多,说来她跟这老头子也算熟悉。

    之前这里关着村里的大宝贝――一头耕牛,她负责采草喂,来来回回就跟赵凡高面熟起来,遇见了打个招呼。

     赵凡高年纪大了,白日里干的活儿也不轻,腰酸背痛是常事,自己动弹不得,拜托肖缘帮忙采些草药。

    肖缘对中医一窍不通,赵凡高敷上她采的药,身体明显好转,她就有点好奇了。

     她是个心地柔软的姑娘,看见旁人吃苦受累,就不能忍心,即使大人们常说离牛棚那些人远点,她见到人总会客气。

    因此,看见村里一群小孩子一个个舞着棍子,上系根红布当武器的长缨枪,朝赵凡高身上扔刺梨子,她就来气。

     这时候山上的刺梨子长势正好,吃进嘴里酸得掉牙,那上头的刺却又尖又硬,扎在身上,可想而知有多疼。

    肖缘两步跳下来,喝住他们。

     小孩子们跟着大人学,有样学样儿,腰一叉,下巴一抬,“批斗阶级敌人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你要跟他们一伙吗?我告诉队长去。

    ” 肖缘也不管他们,揪住她一个堂弟的领子,学他娘叫嚷,“家里猪草剁好了?鸡喂了?学校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自己的事情都没干好,我看你们才该批斗。

    毛主席说了,劳动人命最光荣,啥事儿不干的人最没出息,我跟婶子说去,你们昨天偷地里黄瓜了。

    ” 几个小孩子不想她还有他们的把柄,面面相觑,“好男不跟女计较,谁告人小状谁是猪,咱们走。

    ” 肖缘看着他们一个一个跑得比兔子还快,回头去看赵凡高,老头子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儿。

    肖缘也就没跟着他进屋子,老头子挺有自知之明,虽和肖缘挺处得来,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