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细节,三个月的拍摄期很快过去,最后这部作品在国内的某个电影节上得了奖,片尾的鸣谢名单梁颀的名字也在列。

     那时那位年轻导演也说了一样的话,他说你就是天生适合干导演这一行的。

    梁颀笑了笑,将他敷衍过去,与此同时梁颀内心在悄悄地较真,他们其实都错了,做这个不是因为他有多适合,而是他很喜欢。

     母亲去世后,梁颀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台自己小时候经常拿在手里的摄影机,他将摄影机开机,浏览起一些以前拍过的影像。

    播放到最后一条的时候,梁颀愣了愣,画面中是他的母亲,穿着一条朱红色的连衣裙坐在秋千上望过来,眼中满溢着近乎有些不真实的柔情,屏幕里传来了隐隐的笑声是他自己的。

     在这一瞬间,梁颀感觉到了梦和电影之间模糊的界限,时间飞逝,事情也发生变化,但是通过电影,可以在流逝的生活中找到永恒的片刻。

     即便如此,在听到类似“你很适合……”这样的话时,梁颀还是露出一贯的微笑,没有反驳他们。

    直到蒋济维用一双洞悉一切的眼睛望着他,确信无疑地说“你想拍电影”,如同在捉迷藏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个人找到了他藏匿的洞穴,从洞口外探进半张身体,语气轻快地说“找到你了”。

    接着他将梁颀从洞穴里拉出来,至此,梁颀终于不用再忍受洞穴的潮湿。

     意识到自己又将思绪拐回到蒋济维时,梁颀皱了皱眉。

    偏偏蒋济维又在这时发来消息,问他睡着了没有。

     看来这个晚上被失眠困扰的不止他一个人,梁颀刚准备回复,阳台那边传来轻微地敲击声。

    梁颀走过去打开门,发出声音的是一张淡黄色的便签纸,被揉成一团躺在地上。

    梁颀将它捡起来,抬起头,看见蒋济维靠在相邻的阳台上,笑着冲他招手。

     “你也没睡着啊。

    ”蒋济维说,“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拍电影拍电影拍电影,太激动了,根本没办法睡着。

    ” 梁颀没有笑他:“嗯,我也睡不着。

    ” 蒋济维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梁颀接下来的拍摄计划:“那既然我们都睡不着就来聊聊天吧。

    所以你打算怎么拍?什么时候开始拍?拍什么样的故事?” 梁颀逐条回复:“还在做拍摄计划,应该是最近。

    ” 说到故事,梁颀迟疑了一下:“目前我手上有两个剧本,两个故事一长一短,我倾向拍短的那个。

    因为只有卖掉一个才有启动资金拍另一个,长一点的故事比较好卖,而且价格也比较可观。

    ” 蒋济维全神贯注地听着,认可地点点头问:“那短的那个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今天晚上的梁颀格外耐心,他笑了笑说:“严格来说,短一点的那个并算不上故事,应该算是……”思考了一下措辞,梁颀接上,“应该算是风格练习一类的东西。

    ” 蒋济维做出重要评价:“听上去像是鼓励观众前二十分钟就赶紧离场的电影。

    ” 梁颀开了一个不痛不痒的玩笑:“对,所以这部电影我只打算拍十二分钟,或者十三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