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灯
    对话似乎到了她想要触碰的边缘,但林翼却偏不往下继续了。

     这下换做他看电影,钟欣愉看着他,终于问:“你呢生意好做吗” “都说了,眼见为实,你觉得呢”林翼反问她。

     钟欣愉懂他的意思。

    放眼望去,周围都是体面西侨和富有的华人,一个个抽着南美运来的雪茄,饮水晶杯子里特调的鸡尾酒,好像根本没有什么战争,更不存在匮竭的问题。

     “那还有两家呢”她又问。

     林翼总算不看电影了,转过来看着她。

    银幕折射的微光中,他的面孔那么白,眼睛又那么黑,惊艳如鬼魅。

     钟欣愉说下去:“还有两家,一家在虹口四川路上,另一家在大西路,对吗” 自上海沦陷,工部局早就放弃了对这两个地方的管辖。

    苏州河北面的巡捕房全部关闭,整个虹口已在日本宪兵队的治下。

    还有大西路,是租界外面越界筑路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和平政府的地盘,“声名赫赫”的极司菲尔路76号就在那里。

     她等着他的回答,而他竟笑了,把那句话还给她:“世道艰难,人总要吃饭的。

    ” “我知道。

    ”钟欣愉点点头,又问,“还有什么地方要带我去吗” 电影没有看完,林翼起身,抬手朝常兴做了个走人的手势。

    小常正与一个舞女打得火热,显然没想到走得这样急,一路追着他们出去,一只手还在擦唇边的胭脂。

     钟欣愉以为林翼会带她去大西路。

    但再上车,却是往东边开。

    隔着车窗玻璃,她认出这是去血巷的路。

     血巷,Bloodalley,朱葆三路在西侨们口中的诨名。

     甬帮领袖,商会会长,倘若朱先生泉下有知,大概会揭棺而起。

    法租界公董局第一次用一个华人的名字命名一条路,RueChuPaoSan,本是嘉奖的意思,但这条路却变成了血巷。

    全上海最短的马路,只有十几个开间铺面那么长,全都是酒吧和舞场,一块钱六跳,甚至八跳,连座位都没有的“钉棚”,以及异人娼馆。

    离外滩不远,却是另一个天地。

     钟欣愉记得,林翼他们最早经营的那家酒吧就是在这里。

     这些年过去,人间已是天地翻覆,血巷却还是老样子。

     宵禁的告示就贴在各家店门口,但旁边照样站着波兰和俄国来的舞女。

    至于此地的顾客,有万国商团的佣兵,也有临时驻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以及各家远洋轮船公司的水手,还有更多辨不清国籍的外国阿飞,正赶着戒严之前的那几个小时一家一家地喝过去,跳过去,最后被关在哪里,便在哪里一醉到天明,就好像玩着一场疯狂的音乐椅子的游戏。

     间或有执着的小侍应追出来,摊着手对某个不懂规矩的外国瘪三说:“Mrcumshaw!”,结果大多就是被人一脚踢翻在地。

     甚至连此地的乞丐也上夜班,坐在被雨水化开的霓虹灯影里,敲着一只锈迹斑斑的香烟罐子,声嘶力竭地喊:“外国老爷苦恼我!外国老爷苦恼我!” 仍旧没有任何解释,常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