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灯
    所谓阴沉木,据说是远古的大树被埋在了河底的淤泥里,经过许多年的沉积、腐蚀、冲刷,已经介于木材和石头之间,变得极致平整光滑。

    小块的常被用来做寿材,已是价格不菲。

    而齐先生居然有十来尺长的一大块,苏浙一带独此一家,凡是有人要裱长卷,都得找他。

     除了装裱,还有客人送来修补的字画,那是更加精细的工作。

    先洗画芯,再揭命纸,而后便是贴断纹,补虫洞,接笔,全色。

    最后这一步“全色”,最为要紧,就是把画面中颜色缺损的部分重新添上去。

     调色的方法有些古板,用长锋还是短锋的笔,先蘸哪一色,再蘸哪一色,中间如何衔接,都有既定规则。

    修补的大多是国画里最常见的那几样梅兰竹菊,花鸟虫鱼。

     知微常常跑到店里去,最喜欢看的就是这个。

    只要别人不赶她,她可以一直在旁边站着看,甚至会忘记回家的时间。

     她问父亲,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怎么从前没带她来过 钟庆年只说,是这一向做案子,才认得的齐先生。

     “什么案子啊”她又问。

     钟庆年摇摇头,没有回答,岔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齐先生结交他,其实也是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意思,看见欣愉和知微常来,便也敷衍着,只要她们不碍事。

     但知微是什么人,看了一阵,又生出事情来。

     一个伙计补画,她在旁边说:“你这颜色不对。

    ” 人家嫌她烦,出声赶她走。

     她还是说:“你这颜色不对,石青少了,酞蓝太多。

    ” 齐先生听见动静过来看,才发现她是对的。

    虽然只有极其细微的误差,但她是对的。

     老头儿觉得有意思,叫她调调看。

    每一种,每一次,都是对的。

    哪怕头一次调的都用完了,接下来又要用,她也能立刻调出一模一样的来。

     齐先生又拿别的画出来试她,百试百灵。

     伙计有些讪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