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小
中
大
有这么一个刀马旦,全套点翠的头面,穿蟒扎靠,戴了翎子,脸画得艳若桃花,一双凤眼斜飞入鬓,目光随着功架流转,能唱、能念、能做、能打,又叫她们看得入了迷。
从剧场出来,已经是午后了。
父亲带着她们上塔楼,在那里买了一杯酸梅汤给她们吃。
你一口我一口,知微只晓得记着轮次,不要谁多了,或者谁少了。
还是欣愉问:“阿爸你要不要” 钟庆年笑着摇摇头,揉了一把她的顶发,走开几步,点了一支烟。
正是盛夏,天空中云舒云卷,风吹来海上丰沛的水汽,高处难得的凉爽。
他微微俯身,手肘靠在栏杆上,望着远处出神。
后来,隔了许多年,钟欣愉每次尝到乌梅的味道,总是会想起当时的情景,那是她第一次注意到父亲眼角的细纹。
接下去的事就有些记不清了。
也许是玩得太疯,她起初只是伏在父亲肩上歇一歇,没想到就这样睡过去,最后是被抱着回家的。
但后来忆起当时,知微却总是说:“那天睡着的人其实是我,你是拖着阿爸的衣角走回去的。
” 欣愉觉得不对,她分明记得那腻腻的汗意,温热的风,父亲宽实的肩膀,艳阳下闭着眼睛都能看到的一片金黄。
以及醒来时,发现脸上和手上黏黏的痕迹,舔一下,还是甜的,是酸梅汤的味道。
可再转念,又是不一样的画面。
她同样也记得自己拖着父亲的衣角,走过宽阔的敏体尼荫路和爱多亚路。
那时,路边只有些碗口粗的小树,树荫还很细碎,午后耀目的阳光坦坦荡荡地洒下来,晒得她双颊发烫。
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她也不确定了。
只记得那天夜里,父亲拿出新书包,还有新买的白羊毫笔,一块砚台和一截子徽墨,说是送给她们的寿礼。
她们把文具装进书包,再把书包背在身上,对着玻璃窗照自己的影子,想看看是不是也像那些上学的大孩子一样神气。
又隔了几天,父亲带她们去培华学堂考小学。
学堂里的先生问她们几岁可认得字那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话说得很和气,也不是什么难答的题。
欣愉却紧张得想吐,还好有知微握着她的手,才让她镇定了一点。
可过后知微又要笑她,说:“这有什么好怕的” 但不管怎么样,她们还是拿到了培华学堂的蓝布校徽,就连过生日拍的照片也洗出来了。
相纸被装在一个牛皮纸信封里,四周有精致的白色花边,围着一方黑白灰的画面。
画面中,她们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两两相望。
身上穿一色式样的小褂子,梳一色式样的学生头,脸上带着相似却又不同的笑容,一个是一望见底的天真,另一个却透着些狡黠。
欣愉想象,如果老板把这张照片摆在橱窗里,路过的人停下来看一看,大约也会议论:这一对双生子,不是长相一模一样的那一种。
第12章镜中人 林
从剧场出来,已经是午后了。
父亲带着她们上塔楼,在那里买了一杯酸梅汤给她们吃。
你一口我一口,知微只晓得记着轮次,不要谁多了,或者谁少了。
还是欣愉问:“阿爸你要不要” 钟庆年笑着摇摇头,揉了一把她的顶发,走开几步,点了一支烟。
正是盛夏,天空中云舒云卷,风吹来海上丰沛的水汽,高处难得的凉爽。
他微微俯身,手肘靠在栏杆上,望着远处出神。
后来,隔了许多年,钟欣愉每次尝到乌梅的味道,总是会想起当时的情景,那是她第一次注意到父亲眼角的细纹。
接下去的事就有些记不清了。
也许是玩得太疯,她起初只是伏在父亲肩上歇一歇,没想到就这样睡过去,最后是被抱着回家的。
但后来忆起当时,知微却总是说:“那天睡着的人其实是我,你是拖着阿爸的衣角走回去的。
” 欣愉觉得不对,她分明记得那腻腻的汗意,温热的风,父亲宽实的肩膀,艳阳下闭着眼睛都能看到的一片金黄。
以及醒来时,发现脸上和手上黏黏的痕迹,舔一下,还是甜的,是酸梅汤的味道。
可再转念,又是不一样的画面。
她同样也记得自己拖着父亲的衣角,走过宽阔的敏体尼荫路和爱多亚路。
那时,路边只有些碗口粗的小树,树荫还很细碎,午后耀目的阳光坦坦荡荡地洒下来,晒得她双颊发烫。
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她也不确定了。
只记得那天夜里,父亲拿出新书包,还有新买的白羊毫笔,一块砚台和一截子徽墨,说是送给她们的寿礼。
她们把文具装进书包,再把书包背在身上,对着玻璃窗照自己的影子,想看看是不是也像那些上学的大孩子一样神气。
又隔了几天,父亲带她们去培华学堂考小学。
学堂里的先生问她们几岁可认得字那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话说得很和气,也不是什么难答的题。
欣愉却紧张得想吐,还好有知微握着她的手,才让她镇定了一点。
可过后知微又要笑她,说:“这有什么好怕的” 但不管怎么样,她们还是拿到了培华学堂的蓝布校徽,就连过生日拍的照片也洗出来了。
相纸被装在一个牛皮纸信封里,四周有精致的白色花边,围着一方黑白灰的画面。
画面中,她们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两两相望。
身上穿一色式样的小褂子,梳一色式样的学生头,脸上带着相似却又不同的笑容,一个是一望见底的天真,另一个却透着些狡黠。
欣愉想象,如果老板把这张照片摆在橱窗里,路过的人停下来看一看,大约也会议论:这一对双生子,不是长相一模一样的那一种。
第12章镜中人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