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当然,这话直接说不行,显得不太厚道,王连长眉眼弯弯,心里有了打算。

    若是熟悉他的人看见了,一定会叫白露赶紧跑。

     作者有话说: 第27章第一个病人 三个月前坐着东风车来,如今又坐着东风车走,不同的是,这回白露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感受天差地别。

    虽然同样颠簸,但少了那些要命的气味,竟然还有几分舒服的感觉。

     骑了两天骡子,白露非常累,上车后调整椅背躺靠着,和司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太久没声音传来,小战士偏头一看,只见那姑娘靠坐着椅背闭上了,从他这个角度可以看见长长的睫毛和粉嫩的脸盘,头上扎着彝族姑娘们喜爱的五彩绳,煞是好看。

    只一眼,小战士就不敢再看,尽量把车子开得平稳。

     省军区在离省城六十公里的地方,非常大,周围都是山林,他们是半夜到的,王连长领着白露去了招待所,嘱咐里面的服务员多给白露拎两壶热水,还有炊事班的小战士煮了面条送过来。

    用王连长的话来说,小姑娘还没成年呢,不管什么事,吃饱睡醒了再说。

     睡着之前,白露还觉得王连长非常体贴,等一觉睡饱,听说了今天的行程,白露就收回了这句话,这特么的是个白切黑啊! 听听他说的这话:嘴巴讲不如实战演练,不如一边给老首长们按摩一边让来的中医们在警卫员和小战士做练习,一举两得。

     单看这话倒是没错,可看看他列出来需要按摩的首长名单,上面没名字,打头的是张副司令,后头一长串从师长到副营长都有,这是来教技术的吗分明就是义诊吧! 王连长感受到白露的死亡凝视,本就心虚,脸皮再厚也有几分不好意思:“这不是咱们军区太大了嘛,沈知青你是不晓得,这几年虽说没有仗打了,但咱们的战士可从来没闲过,又是开渠又是建水库的,都泡在水里,一个个风湿可严重了,也不是让你全部看完,尽量,咱们尽量啊。

    ” 白露知道王连长在卖惨,但他也没瞎说,云省特殊的自然气候注定了容易夏天涝其他时候旱。

    建国之后,国家在云省修建了不少水库和大渠,大部分都是有战士参与的。

    再加上泥石流救灾等情况,明明是一个干燥的省份,得风湿病的人却不少。

     “那开始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制药厂那边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我,我也不能保证能看多少人。

    还有,教我肯定认真教,但能学多少,得看他们自己。

    ” 这时候中医的处境不好,很多人都下放了,不管是地方医院还是部队,西医尤其看不上中医。

    不管是为了减少麻烦还是其他原因,很多中医出身的孩子,在入行前都转学了西医。

    整个部队医院都找了一遍,只来了两人,但学习按摩的小护士挺多,足有十三个。

     首长们忙,自然不可能一个个等着,王连长亲自带着白露,先去找刘副司令。

    路上,白露问了两个医生的传承,男的叫李溪,今年29,李家世代都是中医,如今技术最好的一位是他隔了两房的堂爷爷,在一位大领导身边,因着这个原因,李家没有受到波及,在一群师兄妹都去学西医的情况下,他依旧在坚持中医,擅长外伤正骨。

    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问一句答一句但态度端正,并没有因为白露年纪就轻视她。

     女的叫张素,27岁,听说是军医院院长收养的烈孤,后来发现这孩子更喜欢中医,就拜了院长一位老友为师,她师父擅长调理肺脏,她天赋佳,学的不错。

    老战士们打战的时候压力大,抽烟的尤其多,年纪大了后,肺部多多少少都需要调理。

     张素比较健谈,一边走一边和白露讨教病例方子,两人就着她遇见的疑难杂症引经据典,从《皇帝内经》到《温病条例》,张素提了,白露就能接过去,李溪时不时的也会接几句,把周围的王连长和小战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