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文字狱寒——查嗣庭试题祸

关灯
    《折桂令·笔锋劫》 问科场谁种祸根?维止二字,断送功名。

     墨卷成妖,朱批索命,黄纸勾魂。

     查郎才高招鬼妒,雍正帝冷笑封门。

     文字作坟,笔锋如刃,剜尽斯文。

     雍正四年的秋风卷着槐叶扑入贡院,查嗣庭捏着今科试题的手突地一颤。

    这位江西主考望着《论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题目,恍惚见墨字化作无数利齿。

    昨夜梦见父亲查慎行披枷过钱塘,醒来时案头《敬业堂诗集》竟翻在"清风不识字"处,窗纸破洞漏进的冷风,恰似二十年前戴名世《南山集》案的阴魂。

     巡抚汪隆科率兵围宅时,查家祠堂的《海宁查氏宗谱》正翻到"一门七进士"的辉煌页。

    衙役踹翻香案,烛火点燃族谱,青烟中浮现查继佐评点《水浒》的旧影。

    "大人请看!"书吏呈上《维止录》,汪隆科狞笑着撕去封面,内页"维民所止"的题签,在火光中扭曲如断头台。

     养心殿的蟠龙烛台爆出灯花,雍正帝朱笔悬在《大学》"维民所止"四字上。

    这位以"朝乾夕惕"自诩的君王,忽然将典籍掷地:"查嗣庭好大胆!'维止'二字,分明是去'雍正'之首!"张廷玉俯身拾书时,瞥见御案暗格里汪景祺《西征随笔》的血手印——三年前,那位狂生正是因"皇帝挥毫不值钱"句被腰斩。

     刑部大牢的蟑螂啃食着《四书讲义》,查嗣庭用碎瓷在墙上刻《罪惟录》。

    隔壁传来陆生楠的吟哦:"《通鉴论》本为镜,奈何照出君王影?"这位同案犯的头颅三日后将悬于菜市口,其批注的史书被狱卒裹了油条,字句混着鲜血成市井谈资。

     海宁盐官镇的潮水彻夜呜咽,查慎行望着查家藏书楼的火光老泪纵横。

    这位曾教嗣庭"诗贵含蓄"的老翰林,此刻攥着孙儿乡试的《中庸》破题文,忽见"日月得天"四字渗出血迹。

    火龙卷走《查氏笔冢铭》时,乾隆帝尚在襁褓,而百年后这位天子下诏毁书的刀笔,正与今夜烈焰同辉。

     钱塘江面漂满残破书页,袁枚的舟楫在其间艰难穿行。

    这位年轻举子捞起半张《长生殿》曲谱,忽闻岸上哭嚎——查家女眷正被押往宁古塔。

    他猛然想起《随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