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宦海遗训——曾文正保身之道

关灯
    《水调歌头·持盈诀》 秦淮烟水阔,湘楚战云收。

     十年征衣尘满,霜鬓映吴钩。

     结寨深壕铁壁,驭将推诚布公,宦海稳行舟。

     裁军散旧部,灯火写春秋。

     冰鉴寒,家书暖,惕若忧。

     天津教案风起,忍辱护金瓯。

     倚天照海花谢,流水高山弦断,挺经暗中修。

     功成身不退,空负武乡侯。

     同治七年的秋阳斜照两江总督府,曾国藩抚着"勋高柱石"匾额,忽见左下裂纹如蛇蜿蜒。

    这位湘军统帅想起月前紫金山观星,彗星贯月的异象正对应着"天津教案"的急报。

    书房里《冰鉴》手稿被穿堂风掀动,停驻在"功成身退"章页,墨迹竟洇出淡淡血痕。

     保定莲池书院的古槐簌簌落叶,曾国藩跪接圣谕时,腰间"如朕亲临"玉佩铿然坠地。

    三十年前衡州练兵场景忽现眼前:罗泽南捧着阵亡名册老泪纵横,自己挥毫写下"扎硬寨,打死仗"的军令状。

    而今奏折上"但冀和局速成"六字重若千钧,砚中倒影渐成百姓唾骂的"曾剃头"面容。

     直隶总督衙门后园的残荷滴露,赵烈文深夜叩门:"大帅真要背负千秋骂名?"曾国藩默然展开《挺经》,烛光将"龙蛇之道"四字投在《讨粤匪檄》上。

    忽然惊雷劈断辕门旗杆,电光中恍惚见咸丰帝朱批"任尔百战艰难,毋负朕望"的旧谕,与今上"妥善处置"的密旨重叠。

     金陵城头硝烟未散,曾国藩校阅裁撤湘军名录。

    当彭玉麟"水师尽归朝廷"的奏报传来,他提笔圈去"霆军"二字,忽闻窗外飘来二十年前的《爱民歌》:"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歌声渐远处,五百亲兵解甲归田的烟尘漫过玄武湖。

     紫禁城军机处的冰鉴腾起白雾,奕欣捧读曾国藩遗折时,"结硬寨,打呆仗"六字竟化作锁链缠颈。

    夹页《家书》残篇飘落,载沣俯拾见"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恍惚见养心殿梁间洪秀全的龙袍与洋人条约并悬。

     生存法则解 曾国藩宦海浮沉藏三重保身玄机: 其一,"藏锋":剿捻时"以淮制淮"避湘军独大,如萧何散财自污; 其二,"作茧":借理学塑造道德完人,将权谋裹以《家书》温情; 其三,"蜕壳":天津教案忍辱换和局,学勾践卧薪尝胆。

     观其应对"天津教案"三策: 1.借力打力:奏请李鸿章会办预留转圜 2.以退为进:自请处分消弭清议 3.移花接木:荐丁日昌善后转移焦点 正如其诗云:"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