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关灯
    她说着在某处一圈,却没有直接说出那个后世考证的具体的数字,抬头对问邓瑛道:“你和张先生领建皇城这么多年,在建城一项的收支上,你心里有个具体的实数吗?” 邓瑛先是沉默,而后轻点了一下头。

     “多少。

    ” 邓瑛没有回答。

     杨婉也没再问,低头把笔从那个数字上挪开,“行,你先不用说,总之也是个说出来要死一大堆人的数字。

    ” 说着又往下翻了一页,“现在内阁很想把王顺常交到三司去,但是司礼监的意思则是要把他当成一个奴婢,在宫里处置。

    原因在于,王顺常一旦入了刑部大牢,司礼监这几位的家底,也就要一并抖空了。

    皇城前后营建四十年,进出款项何止千万,贞宁年间的二十四局内外,织造,炭火,米肉,水饮,消耗巨大,百姓们的赋税供养皇室宗族无可厚非,供养……” “杨婉。

    ” 邓瑛忽然出声打断她。

     杨婉抬起头,“怎么了?” “不要碰这件事,跟你没有关系。

    ” 杨婉搁下手上的笔,“我知道,但此事和你有关。

    ” 她说到这里也不继续往下说,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笔记。

     “杨婉。

    ” 他又唤了一声她的名字。

     “嗯?” “你是怎么看到这一层的。

    ” “你这样说,就是你自己也想到了是不是。

    ” 邓瑛愕然。

     杨婉的话已经快要点到要害了。

     他的父亲邓颐在内阁的时候,为了讨好并蒙蔽贞宁帝,纵容司礼监起头,逼着户部在财政上大肆朝皇室宗族的开销上倾斜,皇城营建一项本已不堪重负,皇帝还在不断赏赐各处王府。

     前年,贞宁帝胞弟成王的王妃江氏生子,成王禀奏内廷之后,贞宁帝竟一气儿赐了江氏在南京的母家黄金千两。

    要知道,当年西北边境还在打仗,南下筹措军费的巡盐使不堪巨压,差点没把自己挂在返京复命的船上。

    内廷却丝毫不顾财政上严峻的形式,依然不断地扩充宫中太监和宫女的人数,各处的宗室王府也在丝绸,棉布,粮肉上贪求不足。

     而这些东西,只要归账到内廷,就是归到皇帝的名下,三司六部无人敢查,司礼监的太监没有不在其中中饱私囊的。

    至于这些阉人到底亏空了多少,即便后世考证,也只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