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灯
    赵桓熙仔细想了想,她让他练的《祭侄文》统共也不过二三百字,他每日写两遍也就差不多了吧? “就练六百字吧。

    ”他道。

     徐念安微惊:“南唐名臣徐铉长于书法,我听闻他幼时每日都要写五千个字,你六百。

    怎么你们画家与书法家的差距这么大的吗?” 赵桓熙又给她问住了。

     徐念安也不多说,问完了转身就往慎徽院的方向走。

     “那、那要不我练一千字?”赵桓熙追着她道。

     “末流画家。

    ” “两千字?” “三流画家。

    ” “三千字?” “还是三流画家。

    ” 赵桓熙不满地嚷了起来:“我都加了一千字了,凭什么还是三流画家?” “你瞧瞧你这不情不愿的样子,别说每天三千字,哪怕每天一万字,只要你抱着敷衍塞责的态度,也不会让你有半点进益。

    当然你将来到底能有多大成就并不关我什么事,若不是为着我的宅子和铺子,我才懒得管你呢。

    ”徐念安闲闲道。

     赵桓熙气得大叫:“我定要写一手好字出来让你无话可说!哼!”撇下她自己先跑回慎徽院去了。

     徐念安看着他飞奔的背影忍俊不禁,心道:小样儿,拿捏你还不就跟拿捏算盘珠子一个样儿?想怎么拨怎么拨。

     回到慎徽院,赵桓熙已经去书房练字了,徐念安也不去找他,回房里将自己带来的一些书籍从箱子里拿出来,坐在窗下看。

     宜苏和明理两个丫头进来陪着她,一个刺绣,一个做盘扣。

     院子里隐隐传来说话声,明理抬头一瞧,晓英领着赵昱捷往书房去了。

     “三爷刚回来,屁股还没坐热呢,隔壁大少爷就找来了,莫不是一直派人盯着呢吧。

    ”明理朝着外头翻了个大白眼。

     徐念安嘴角带笑,慢悠悠地翻过一页,道:“做你的盘扣吧,不该咱管的咱不管。

    ” “您倒是想躲清闲,怕是不能够呢。

    ”明理噘嘴道。

     徐念安往窗外一看,只见赵桓熙手里捏着一张信纸急匆匆往正房这边来了。

     作者有话说: 赵桓熙:万一他们觉得我画得不好怎么办? 徐念安:不会的,比起画来你的名声更差。

    (* ̄︶ ̄) 第23章 “你们先出去。

    ”赵桓熙进了房,见宜苏和明理在,神情有些不大自然道。

     宜苏和明理行礼退下,帮两人把房门关上。

     “冬姐姐,黛雪托捷哥儿传信过来说大嫂要给她相看人家,她不愿意嫁。

    怎么办?”赵桓熙凑到徐念安身边,将手中的信递给徐念安看。

     徐念安一眼瞟去,见信上好几处字都被晕开了,疑似泪痕,便没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