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灯
    ,全是她过去在宫中钟爱的东西。

     看来,是有备而来。

     宴海收回目光,见那赤袍男子笑道: “这些小小心意,都是单独孝敬可敦的,祝可敦万寿无疆,福泽深厚。

    ” 她的目光轻轻掠过这些珠翠,随手拿起匣中一颗拇指大小的东珠,在指尖赏玩,竟比她耳上悬着的那两颗更光泽明亮。

     少顷,她不动声色,将东珠放了回去,轻轻一挥手屏退了其他仆役,重新打量起了来人。

     赤袍男子应是与她差不多年纪大小,宽额窄颚,浓密的剑眉之下,一双狭长的凤眼似笑非笑,举止从容,谈笑自若。

    一看便是哪个王孙公子家的儿郎。

     “所谓何事?”她坐在帐子中央的主座上,示意二人落座。

     赤袍男子也不客气,掀袍敛衽,径直坐在离她最近的客座之上。

    他接过香芝递过来的团茶,慢慢呷了一口,微微一笑道: “陇右军多年仰赖可敦相助,薄礼一份,还请可敦笑纳。

    ” “我相助的是大唐,并非陇右。

    ”宴海没好气地说道,“崔嗣那个老东西叫你来的?” 男子躬身一拜,道: “父帅不得空,便由我前来向可敦问安。

    ” 宴海掀起眼皮,睨了他一眼,道: “你倒是坦荡。

    ” 赤袍男子笑得温良,再拜道: “既已被可敦看出,倒不如坦诚相见。

    我叫崔焕之,可敦唤我焕之即可。

    ” 她虽心中惊异,但也并未显在面上,只道: “崔家大郎身份矜贵,今日为何亲自前来?直说便是。

    ” 崔焕之也不再绕弯子寒暄,单刀直入地问道: “实不相瞒,焕之此次为清河公主而来。

    ” “清河?”宴海手中揾茶的手顿了顿。

     “正是。

    可敦可是在回鹘王庭见到过她?”崔焕之见可敦眼中似有波澜,惊喜地追问道。

     宴海闷头饮了一口掌中的茶,摇头道: “我自来了回鹘,已是十多年未见清河了。

    我还以为,她早已死在了当年宫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