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目光却是远远的落在女眷席上的紫衣少女身上。

     他的心中也不是不震惊的,沈妙是什么人,在他眼里,和那些爱慕他的少女们并无不同。

    那些爱慕他的少女至少表面会故作矜持,也总懂得些礼仪进退,而沈妙……大约除了看着他发傻,什么也不会。

    他自然也不会瞧上一个全定京城的笑话草包,若非看在沈信面上,他肯定会明明白白的显示出自己的厌恶。

     而他记忆里的沈妙,总是爱穿些大红大绿的衣裳,酷爱金饰,恶狠狠的往脸上抹胭脂水粉,活像戏台子上唱大戏的丑角,还是乡下的戏台子。

    而眼下对面那个紫衣少女,肤如凝脂,眉目婉约,通身的贵气又把她和周围的女子明显的区分开来,怎么可能是沈妙? 困惑的不止他一人,还有裴琅。

     作为教习了沈妙两年的先生,裴琅无疑比傅修宜了解沈妙的多。

    若说人的打扮可以换,衣裳可以调,但通身的气质却是不同的。

    裴琅是读书人,读书人对气质更比别人看重,沈妙一夜之间便如同变了个人般,哪里就有这样的事? 他倒是没想到方才茶盏的事情,虽然他也觉出了乐曲声不对,可在他心中,一个小姑娘怎么可能听得出这其中的问题。

    更何况沈妙从来都不是什么琴技高手。

     众人心中各自思量,台上的乐手却已经终了。

    校验要开始了。

     今年的校验与往年并不一样,不分男女子,只分文武。

    虽然广文堂要求学子们文武双全,文类和武类都要教习,可百年间的规矩历来如此,极少有女子选择武类,而文类中,策论、时赋、经义又基本为男子囊括。

    只因这三门其实都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途径,如同一位大人说过:“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 武类则需考骑射、步射、马枪、负重等。

    但毕竟不是真正的武举,练兵操演以及具体的擂台都不必。

     而女子们大多数都考校文类中的诗词歌赋四项,这都是默认的传统。

    即便明齐国风尚且算开放,对女子总要苛刻的多,倒也不光是明齐,所有的国家几乎都这样。

    女子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吟风弄月。

     明齐的校验一直都分为三个部分,抽、选、挑。

     抽是每人都要抽的,由校验官打乱顺序,抽签的形势决定每个人抽到校验的项目是什么。

    为了避免抽到太难的加大难度,女子都在文类的四项中抽,男子则在武类和文类的策时经里抽。

     因为这是避免不了的一项,每年沈妙都会在这项上丢脸,只因诗词歌赋四项,她一样也不会。

     而选,则是第二阶段,可以选择一类你自己擅长的自行上台展示,就如沈玥常常选择弹琴,沈清选择书算。

     至于最后,则是挑,这个挑不是挑选,而是挑战。

    有人可以上台任意挑选一名学生上来做对手,对某一项进行比试。

    这样的场面往往发上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如沈妙这样的,挑她则是侮辱了自己的实力。

    不过也有想看沈妙笑话的,以往故意挑选沈妙上台,对某一项进行比较。

    结局自然不用猜疑,无论是哪一项,沈妙都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