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30

关灯
    场景1:白莲教总坛探秘 天津天后宫地宫,戌时二刻。

     赵莽脸上的易容药膏散发着腐臭味,恰到好处地掩盖了他活人的气息。

    这药膏是威廉姆斯特制的,混合了尸油、硫磺和某种抑制汗腺分泌的草药,让他看起来像个常年与尸体打交道的商人。

     "山西来的?"守门的白袍教徒狐疑地打量着赵莽的腰牌——那是从日升昌掌柜尸体上搜来的,"马掌柜怎么没亲自来?" "票号遭了贼。

    "赵莽压低声音,模仿着山西口音,"马掌柜在处理巡捕房的事,派小的先送这批新提炼的童尸油。

    " 他掀开木桶盖子,里面黄色液体在火光下泛着诡异的绿光。

    守卫凑近嗅了嗅,独眼里闪过一丝贪婪:"纯度不错。

    进去吧,护法大人在祭坛等着。

    " 沉重的石门缓缓开启,一股混杂着水银、尸油和腐肉的气味扑面而来。

    赵莽强忍呕吐的冲动,低头走进甬道。

    石壁上嵌着人油灯盏,火焰竟是惨绿色的,照得人脸如鬼魅。

     甬道尽头是个巨大的地下厅堂,中央是个直径十丈的圆形池子。

    赵莽瞳孔骤缩——池中浸泡着数百具尸体,男女老少皆有,全都睁着眼睛,在淡黄色的水银-尸油混合液中微微浮动。

    他们的脊柱被剖开,延伸出的铜线如蛛网般连接四周墙壁,形成一张恐怖的生物电网。

     "新来的?"一个沙哑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赵莽转身,看到个戴着青铜面具的高瘦男子,白袍袖口绣着金线莲花。

    他连忙躬身:"小人给护法大人请安。

    这是新到的童尸油,马掌柜说..." "放那边。

    "护法指了指池边的操作台,那里堆满各种古怪仪器,"正好缺高纯度尸油激活最后一批'寿礼'。

    " 赵莽低头称是,借放置木桶的机会观察四周。

    墙上挂满图纸,最显眼处是一张紫禁城平面图,标注着"慈禧太后万寿庆典路线"。

    乾清宫位置被朱砂圈出,旁边小楷写着:"戌时三刻,引爆'寿礼'"。

     "动作快点!"护法突然厉声道,"子时前必须完成所有'寿礼'的调试!" 赵莽连忙退到角落,假装整理木桶,实则暗中观察那些所谓的"寿礼"——池边排列着二十具特殊尸傀,穿着太监宫女服饰。

    与普通尸傀不同,它们胸口没有银票电容,而是被植入了一个精致的西洋怀表发条装置,表盘上刻着八卦图案。

     "混合动力..."赵莽心中暗惊。

    这种设计能让尸傀伪装成活人混入皇宫,怀表发条提供持久动力,不需要外部控制信号。

     护法走到一具太监尸傀前,掀开其衣襟。

    赵莽看到尸傀心脏位置被挖空,换成了一个铜制腔室,里面跳动的不是心脏,而是一个精密的齿轮组,正随着某种节奏搏动。

     "七窍玲珑心的简化版。

    "护法得意地对助手说,"虽然比不上原版,但足够完成明日任务了。

    " 助手谄媚地点头:"多亏徐护法从洋人那搞来的发条技术。

    对了..."他压低声音,"那个'特殊容器'怎么处理?还在密室吗?" 徐护法!赵莽心头一震。

    这就是徐天罡?他悄悄摸了摸腰间的戚家刀,刀鞘上的七孔纹路在衣袍下微微发烫。

     "自然。

    "徐天罡冷笑,"赵家血脉可遇不可求。

    等教主用她完成'七窍玲珑心',就把她改造成最完美的灵傀..."他突然转向赵莽,"你!过来帮忙搬运尸油!" 赵莽低头上前,与徐天罡擦肩而过时,闻到对方身上有股熟悉的金属味——和威廉姆斯实验室里的特斯拉线圈一个气味。

     搬运过程中,赵莽注意到池边有个小门半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蓝光。

    趁无人注意,他闪身潜入。

     门后是条狭窄的甬道,尽头是个石室。

    赵莽刚踏入就僵住了——室内中央的石台上,静静躺着一个年轻女子,正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赵青璇! 她双眼紧闭,胸口微微起伏,显然还活着。

    但更可怕的是,她身旁站着个未完成的尸傀,面容与赵莽有七分相似!尸傀胸腔敞开,里面是半成品的齿轮心脏,旁边注释写着:"赵氏血脉,七窍天成,待主体激活"。

     "终于找到你了,赵捕头。

    " 徐天罡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赵莽转身,青铜面具下的独眼闪烁着红光——那根本不是人眼,而是和尸傀一样的机械义眼! "令妹的命格真是完美。

    "徐天罡缓缓抽出一把缠着铜线的短剑,"至于你...教主早就想见见戚家刀的当代传人了。

    " 石室外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赵莽握紧戚家刀,刀鞘已经烫得灼手。

    徐天罡的短剑上突然窜出蓝色电光,照亮了墙上最后一张图纸——那是紫禁城的下水道系统,标注着"毒雾输送管道"... 场景2:磷化氢的秘密 天津天后宫地宫,子时三刻。

     赵莽屏住呼吸,紧贴石壁缝隙。

    徐天罡离开后,他冒险藏身祭坛上方的通风夹层,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地下大厅。

    三丈之下,七名白袍长老围坐在尸池边的青铜圆桌旁,每人面前摆着个骷髅形状的香炉,冒出缕缕青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戌时三刻的引爆程序确认。

    "首席长老的声音沙哑如金属摩擦,他戴着纯金面具,手持一柄刻满符文的铜铃,"第一阶段,'寿礼'释放磷化氢毒雾。

    " 赵莽瞳孔微缩。

    磷化氢只是开始? "第二阶段。

    "次席长老展开紫禁城地图,"毒雾覆盖皇城后,圣铃发出引燃频率。

    "他指向地图上的红点,"火风暴将沿着预设路线蔓延,半个时辰内烧尽乾清宫到坤宁宫的所有建筑。

    " 火风暴!赵莽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这些疯子不仅要毒杀慈禧,还要焚毁整个皇城! "各队'寿礼'的状态?"首席长老轻摇铜铃,铃铛发出诡异的无声振动。

     一名矮胖长老翻开账簿:"二十四具已伪装成太监宫女,通过内务府关系安排进了明日寿宴。

    每具携带三斤磷化氢浓缩液,足够覆盖..." "解药呢?"首席长老打断道。

     矮胖长老拍拍手,侍从端上一个玉盘,里面是七颗墨绿色的药丸。

    长老们各自取了一颗吞下,赵莽注意到他们服药后,脖颈处的血管立刻变成了诡异的青黑色。

     "尸丹配方改良过了。

    "矮胖长老得意地说,"硫化铁含量提高到三成,能完全中和吸入的磷化氢。

    副作用只是..."他咳嗽几声,吐出一口带着金属光泽的痰,"暂时性血液氧化。

    " 首席长老突然抬头,金面具下的眼睛直勾勾盯着通风口方向。

    赵莽浑身绷紧,将身体又往阴影里缩了缩。

    长老手中的铜铃微微倾斜,似乎要朝这个方向摇动... "教主到!"石门外的喊声打破了紧张气氛。

     长老们齐刷刷跪伏在地。

    赵莽趁机沿着通风管爬向更深处,身后传来石门开启的轰隆声。

    他没看到教主真容,但听到一个奇怪的脚步声——不像是人类走路,更像是某种机械装置的规律运转声。

     通风管尽头是个小型实验室,架子上摆满瓶瓶罐罐。

    赵莽轻巧地翻窗而入,落地时踩到一个软绵绵的东西——是具穿白袍的尸体,嘴角还残留着墨绿色药渍,手里紧握着一颗未服完的"尸丹"。

     赵莽迅速将药丸收入怀中。

    实验室中央的操作台上,放着个与首席长老手中一模一样的铜铃。

    他小心拿起观察,发现铃铛表面的符文竟是《鲁班木经》中的"声律密要",而内部结构却是精密的西洋钟表齿轮组。

     "频率调制器..."赵莽轻摇铜铃,铃铛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桌上的烧杯突然共振起来,水面泛起涟漪。

    更惊人的是,他腰间的戚家刀同时开始发烫,七孔纹路发出微弱的蓝光。

     "共鸣反应?"赵莽将刀贴近铜铃,两者之间的空气竟产生了可见的电弧!这绝非巧合——戚家刀和圣铃本就是一套系统! 门外传来脚步声。

    赵莽迅速藏好铜铃,闪身躲到药柜后。

    进来的是两个白衣侍从,推着辆装尸体的推车。

     "又死一个试药的。

    "年轻侍从指着地上的尸体,"这月第七个了。

    " 年长者叹气:"硫化铁毒性太强,但教主说必须赶在寿宴前备足解药。

    "他翻检尸体口袋,"咦?少了一颗尸丹!" 两人紧张地搜寻起来。

    赵莽屏住呼吸,手指悄悄摸向戚家刀。

    就在此时,实验室角落的铜壶滴漏突然发出"咔嗒"声,机关启动,一个小铜人弹出,敲响了十二下钟声。

     "子时了!"年长侍从惊呼,"还剩十二个时辰!快把这具处理了,回去继续配药!" 待两人推着尸体离开,赵莽才从藏身处出来。

    他凝视着铜壶滴漏——这个精巧的计时器正在倒计时,距离毒雾引爆只剩最后一天。

     从怀中取出那颗偷来的"尸丹",赵莽借着灯光细看。

    药丸表面有细小的金属颗粒,闻起来像腐坏的鸡蛋混合了铁锈味。

    威廉姆斯一定能分析出成分,或许还能配制出解毒剂... 通风管突然传来震动,接着是铜铃的嗡鸣声——首席长老正在召集所有教徒!赵莽必须立刻离开,但原路已经不安全。

    他的目光落在实验室后墙的排水管上,管径刚好容一人通过。

     钻入排水管前,赵莽最后看了一眼那个圣铃。

    铃铛内壁反射着幽光,隐约可见一行小字:"赵氏铸,永乐年制"。

     赵氏?永乐年?赵莽心头一震。

    难道这控制尸傀的圣铃,竟是他祖先所造?那么戚家刀上的七孔纹路...白莲教的阴谋...甚至妹妹被选为"容器",一切都有了解释! 排水管中漆黑一片,赵莽只能摸索着前进。

    黑暗中,他仿佛听到无数齿轮咬合的声音,和父亲临终时那句晦涩的遗言: "七窍开,天门现,戚刀鸣,劫数断..." 场景3:湿布蒙面战术 天津英租界,威廉姆斯实验室的地下藏书室。

     赵莽将第三盏煤油灯拨亮,昏黄的光线下,《天工开物》泛黄的纸页上"燔石"篇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