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兄弟们去哪里,既有排场又有脸面还能让大家见见世面,可别小瞧了他! 虽然左手掌心依旧有些疼痛,但是沈江云今日却是兴致很高,等到下午上课时,一直都有在认真听讲记录笔记,半点都没有走过神。

     每次思想上有些转移的时候,他都会想到,若是这个问题,江霖也问到了,他又该如何去回应? 兄长聪明好学的招牌立起来了,人设都架在这里了,可千万不能倒下来了。

     因着沈江云的用功,今日的秦勉对沈江云大为改观,同时心中还暗叹:果然是不打不成器,昨天那顿手板子打完,看来沈江云这个学生是有好好反思的。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第22章自求多福 沈江霖几次三番请教沈江云问题,沈江云每次都有认真作答,并且字迹工整地将答案誊抄一遍,再让他带回去研读,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沈江霖的题目里,有些是他真的在族学中张文山讲课时的不解之处,需要这个时代的学者对此进行合乎这个年代的解读,同时也有一部分是他和沈江云交谈询问过程中,对他课业的一个解读和查漏补缺。

     沈江霖对这个兄长从一开始的试探,到现在终于有了一丝认可,哪怕是费一点心思,但是沈江云能持续认真读书下去,进行一个正向反馈,最终达成“马太效应”的效果既优势促成更大的优势,这便已经让沈江霖有些刮目相看了。

     对于一个学生来讲,达成这种效果的前提,还是需要自身有一定的自尊心和羞耻心以及行动力,若真是一块烂泥,沈江霖再如何费尽心思去扶,也扶不上墙。

     而书中的沈江云,在作者的描绘下,就是那一滩烂泥。

     好在,现实与小说有着差距,沈江霖不能保证未来沈江云一定能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但是至少目前来讲,这个兄长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那么他又何必一杆子将人打死? 这是一个讲究宗族的年代,个人很难独善其身,既然被困在宗族之中,他又为何非要推拒家族之力?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方能事半功倍。

     如此这般,双方都有进益。

     张文山做了沈江霖三年老师,沈江霖什么水平,他还能一无所知? 张文山发现沈江霖自从开始学四书之后,态度端正了很多,课业完成的工整不说,甚至很多自己课上没有讲过的东西,他也可以详尽作答。

     张文山心中是有所疑惑的,但是一想到沈江霖的出身,他又恍然恐怕侯府之中另有人给沈江霖开过小灶,他虽自认为自己这么多年没有中举是怀才不遇,但还没有自大到自己的学问就无人能及了。

     侯府背后有点小动作,去教导自家孩子,说不准很快沈江霖就不会再跟着自己读书了,张文山就算内心有所不忿抱怨,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从未给沈江霖半分难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