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福无双至

关灯
    荀夫子抚须笑道:“高刺史但说无妨。

    ” 高楷诚恳道:“夫子想必知晓,家父去世不久,我于仓促之间继任,威望不足,时常惶恐不安。

    ” “前些时日,又遭逢薛家大军围困,费尽心思方才侥幸退敌。

    ” “只是,府中人才凋零,以至于无人可用。

    夫子桃李满园,还请举荐几位贤才出仕,我必扫榻相迎,委以大任。

    ” “他日若能成事,必不忘夫子恩德。

    ” 他起身长揖到底。

     “却要叫高刺史失望了。

    ”荀夫子摇头道,“我院中弟子,一心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

    ” “且学艺不精、才德欠缺,贸然出仕,恐怕拖累高刺史大业。

    ” 高楷心中一沉,这是明晃晃的拒绝,所谓的学艺不精、才德欠缺,不过是托词。

     他不甘心地再三恳求,只是,任由他磨破嘴皮子,荀夫子仍然岿然不动。

     高楷微微皱眉,悄然向他头顶看去,却是吃了一惊。

     只见一丝丝青气结成庆云,正中心点点红光形如莲花;又有清光流转,如檐下滴水络绎不绝。

     这气运显化,和他从前所见大为不同。

    隐隐有一股道韵滋生,合乎于天地。

     这荀夫子虽身在尘世凡俗之中,却有一种“大隐隐于市”、飘然世外的独特气质。

     高楷恍然大悟,这人竟是道门练气士、修行中人。

     难怪气运与众不同,又能令百花逆反时节开放,必然是以法术催发生机所致。

     只是,一个道门练气士,不在山中清修,反而深入红尘,广收弟子。

    观其言行,并不惧因果纠缠。

     背后所图之事,一定不小。

     高楷蓦然想起一则流传甚广的谶语,隐隐有了一个猜测。

     “叮!”杯盏相击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荀夫子正端着茶杯,轻轻叩击。

     高楷心中明悟,这是送客之意。

    他没有纠缠,直接告辞离开。

     修行之人,大多看重自身感应。

    一旦认定之事,轻易不会更改,否则有违自身道途。

     这荀夫子拒绝向他举荐人才,说明并不看好他。

    纠缠下去,没有丝毫意义,反而令人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