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定方,慧英回家 张道爷识破高小姐女儿身

关灯
    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姐俩聊完出来,二人回到前厅。

    苏夫人再看高慧英时,眼神就不一样了,像看自家闺女似的。

    她瞟了自家儿子一眼,坐了一会,苏夫人站起身,走到自家老头子跟前,弯腰在苏邕耳旁耳语几句。

    然后让苏定方陪着三老还有高慧英喝茶聊天,老夫妻起身往后院走去。

    进了卧室,把门关上,老两口儿坐下。

    苏邕就问夫人:“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用不用叫大夫?”“我没有哪儿不舒服,我有件事要告诉你。

    听完了你别那啥。

    ”“什么事我听完就那啥的?”“刚才初尘告诉我说……”“她给你说什么了?”“她说咱儿子带回来那个年轻人是个姑娘。

    ”“姑娘?臭小子,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老爷,你别急啊!你打儿子干嘛?”“谁说我要打儿子了?”“你不是刚才……”“我那是说着玩的。

    好小子,比我强。

    ”“那是,也不看谁生的。

    好了,夫人,走吧,去前边,我和烈儿有话要说。

    ”“你可别打他。

    ”“老夫打他干什么?怎么,夫人,你老觉得我要打儿子呢?” 不一会儿,老两口儿脸上带着笑容回到前厅。

    苏定方心中疑虑:这是怎么了,一个个的进进出出的干嘛呢?苏邕夫妇坐下,喝了会儿茶,说了句话。

    老将军一招手:“烈儿,为父有事要和你商量。

    ”苏烈心想:我爹怎么今天这么客气?苏定方跟随父亲出了前厅,进了书房,把门关上。

    老头子说了声:“坐吧!”苏烈坐下,问道:“爹,您老有什么事要和我说?”“没事就不能找你聊聊天了?说说吧,京城武科场的事,还有回来的路上的事。

    ”苏定方就把京城武科场比武的事、回信都郡路过棋盘山的事都说了。

    “噢!棋盘山收编的事,为父就交给你了,你自己看着办。

    ”“谢爹爹。

    ”“咱爷俩不用这么客套,这家里、家外面的事,早晚要交给你的。

    为父再问你,你带回来那个年轻人,真是高老将军独生儿子么?”“是啊!”“不对吧,老夫听说高雅贤只有一个闺女,名字叫高慧英,乳名叫英儿。

    ”“什么?”苏烈差点从凳子上蹦起来。

    “嗯,烈儿,你激动什么?”“我没有。

    ”“哈哈哈。

    ”老将军这一笑,把苏定方笑懵了。

    “爹爹,您没事吧?”“老夫没事,这是高兴的。

    ”“您老从哪听到我高贤弟是个女的?”“听你师叔说的,还能听谁说的。

    吾听完都懵了,小伙子变姑娘了。

    ”“老夫就说么,一个男孩子怎么起了个女儿家名字,原来就是个女子。

    也没想到你救的是高老头儿女儿,我还想这辈子见不了面了,没想啊!想当年吾和他在雁门关外大战二三百个回合没分胜负,这不机会来了。

    过几天吾写封信,命人送往高家寨,就说他女儿在我家做客,让他来信都关,与我一会,和他商量一下,看能不能结个亲家。

    ”苏定方脸一红,没说话,全凭爹爹安排。

    “哎!这才是我儿子。

    ” 爷俩聊完起身,回到大厅。

    老将军跟夫人使了个眼色,苏夫人点点头。

    走到高慧英跟前说:“慧英啊!你没事跟伯母到后花园转转。

    ”高慧英也有点懵,她看到厅里的人这个进来那个出去,现在轮到自己了,不免有些紧张,不知什么事叫自己,只好点头答应,跟着苏夫人去了后花园。

    到了凉亭,娘俩找地方坐下。

    “伯母,您找小侄有什么事吗?”“有点事,伯母想问问你,你真男儿身么?”姑娘一听,坏了,不会被识破了吧,更紧张了。

    苏夫人一看就知道这姑娘紧张了,说道:“慧英啊!你别紧张,伯母没有恶意,就是随便问问。

    你要是女孩子,你就点点头,不是呢就摇摇头。

    慧英,你男儿身么?”姑娘摇摇头。

    “你是姑娘么?”高小姐点点头。

    “伯母您别见怪,我这也是为出门方便才穿的男装,让您们见笑了。

    ”“这是哪里话,伯母怎么会笑话你呢?这次也多亏定方哥救我,要不然我就……”“好了,丫头,别说了,事过去了就过去吧,就算不是烈儿救你,别人看见了也会帮忙的。

    慧英,你是继续穿男装,还是换回女儿装?”“伯母,既然您们看穿了,我就换回女儿装。

    ”“好的,我这就叫丫鬟给你找身女孩家衣服。

    ” 时间不大,有两个丫鬟手里拖着托盘,里面放着衣服和首饰等等女儿家用的东西。

    苏夫人领着高慧英去内宅换衣服。

    等换了衣服再出来,就跟换个人似的,简直就仙女下凡一样。

    穿男装时英气十足,穿女装时则是美若天仙又不失英气,眼角带有千层杀气,不是那种娇弱之美,不愧是将门虎女。

    等穿戴整齐,娘俩回到前厅。

    两个人一进大厅,众人眼前一亮。

    苏邕和三老点点头,没说话。

    苏烈一看自己娘在外面领进一个大姑娘进来,一开始没看清楚是谁,等看清了,脸一红,赶紧把脸转到别处去了。

     在那苏府的厅堂之中,苏夫人笑意盈盈,声音清脆,向在座众人介绍道:“诸位,这便是高慧英姑娘,此前女扮男装,还与烈儿结拜成了兄弟。

    现今换回女儿装,真是让咱们眼前一亮呐。

    ”红拂女张道爷嘴角含笑,立刻接话道:“正是,我第一眼瞧见这孩子,就觉得她眉眼间透着一股别样的灵秀,压根不似寻常男儿。

    ”一旁的虬髯客张二爷不住点头,附和的言语中满是对高慧英的由衷赞赏。

    一时间,厅堂里的氛围轻松愉悦,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高慧英身上,赞叹声此起彼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时光仿若流水,匆匆而逝,短短三日便如白驹过隙般转瞬不见。

    第四天,天边才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苏定方便早早起身。

    他身着笔挺戎装,身姿挺拔,宛如苍松,浑身散发着飒爽英姿。

    此番他身负父亲的重要嘱托,即将踏上前往棋盘山的路途,去接应那些心怀壮志、愿为隋军效力的好汉们。

     恰在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高慧英神色匆匆地赶了过来。

    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语气坚定且不容置疑地说道:“我要和你一同去!”苏定方见此,微微皱起了眉头,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耐心劝道:“你一个女孩子家,棋盘山那地方山高路险,此次行程必定充满艰辛。

    你不如就留在家中,多陪陪我娘,与她唠唠家常,也能尽尽孝心。

    ”高慧英一听这话,顿时柳眉倒竖,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倔强,立刻反驳道:“女孩子又如何?当年花木兰大姐同样身为女子,却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那残酷的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国家。

    我为何就不能去?”苏烈刚想开口,试图向她说明她与花木兰所处情境有着诸多不同,可话到了嘴边,却又被他硬生生地咽了回去。

    高慧英何等聪慧敏锐,见苏定方嘴唇微动,张了张嘴,却并未发出任何声音,便瞬间明白了他的心思。

    苏烈心中暗自无奈,他深知高慧英的脾气,若是不答应带她一同前往,待会儿她一旦耍起小性子,那可真是要费一番大心思去哄劝。

    权衡之下,他只得无奈点头应允:“罢了罢了,既然你如此坚持,那就随你去吧。

    ” 二人来到马厩,各自挑选了一匹健壮的骏马。

    他们动作娴熟地翻身上马,而后扬起手中的马鞭,用力一挥。

    骏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奔腾而出。

    马蹄声清脆响亮,接连不断,疾风在他们的耳畔呼呼作响。

    一路之上,风景如幻灯片般快速闪过,两人马不停蹄,朝着棋盘山的方向飞驰而去。

    经过两个时辰的奔波,他们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棋盘山的山脚下。

     苏定方翻身下马,朝着山上的巡山头目高声喊道:“快去通报,就说冀州苏定方前来!”巡山头目得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飞也似的朝着山上奔去。

    没过多久,只听见山上鞭炮齐鸣,那震耳欲聋的声响在山谷间不断回荡。

    大寨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吱呀声。

    马山、李飞、章建三人,身着大红吉服,那鲜艳的颜色仿佛燃烧的火焰,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他们满面春风,脸上的笑容如同春日绽放的花朵般灿烂,快步如飞地从山上下来迎接苏定方。

     马山一见到苏定方,眼中瞬间涌起激动与感激之情,高声呼喊:“苏兄弟果然言出必行,言而有信,当真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快里边请!”三人抬眼望去,瞧见苏定方身旁亭亭玉立着一位漂亮的大姑娘,脑海中第一反应便是以为这是苏烈的妹妹。

    李飞不禁感叹道:“我等兄弟三人何德何能,竟能有幸劳烦苏少帅与苏家千金亲自前来迎接。

    ”苏定方见他们误会了,赶忙摆了摆手,解释道:“三位兄台,误会了。

    这位并非我妹妹,她正是你们前些天劫道时遇到的那个漂亮小伙。

    实不相瞒,我起初也同你们一样,以为她是男儿身。

    ” 三人一听,顿时恍然大悟,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之前以多欺少的不光彩场景,脸上瞬间泛起了愧疚之色,红得如同熟透的番茄。

    章建急忙上前,满脸歉意,言辞恳切地说道:“噢!实在对不住,高小姐,前些天都是我们的不是,我们行事鲁莽,冒犯之处,还望您大人有大量,多多包涵。

    ”三人接连不断地道歉,那真诚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愧疚。

    高慧英性格豪爽,她豪爽地一抱拳,语气爽朗地说道:“各位大哥不必如此挂怀,当时小妹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若不是我对绿林规矩一无所知,也不会引发那场冲突。

    ”众人之间的误会就此烟消云散,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气氛瞬间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大家如同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苏定方和高慧英往山上走去。

     登上棋盘山后,苏烈小心翼翼地从行囊之中取出带来的物资以及父亲的亲笔书信,郑重其事地交给马山、李飞、章建三人。

    三人接过书信,双手微微颤抖,他们小心翼翼地展开阅读。

    看完信后,他们将带来的物资逐一发放给山上的弟兄们。

    那些物资有崭新的兵器、厚实的衣物,还有充足的干粮。

    弟兄们领到物资后,脸上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一番忙碌的收拾整理后,开始清点人数,经过仔细的清点,发现山上共有六百五十五人,且个个都是年轻力壮的轻壮年。

    他们身姿矫健,肌肉结实,眼神中透着坚毅与果敢,仿佛一把把出鞘的利刃,随时准备为国家和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