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杨广杀越国公杨素

关灯
    大业二年,长安,这座承载着无数荣耀与梦想的古都,宛如一颗镶嵌在华夏大地的璀璨明珠,散发着令人瞩目的光芒。

    朱雀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丝绸庄、瓷器店、酒馆、茶楼应有尽有,招牌林立,随风招展。

    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精美商品,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叫卖声、谈笑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繁华的市井乐章,彰显着这座帝都的昌盛与繁荣。

     然而,在这一片祥和热闹的表象之下,却似平静湖面下涌动着汹涌暗潮,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机与纷争。

    太极宫,这座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宫殿,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无声诉说着宫廷中的波谲云诡、权力斗争的残酷无情。

    宫殿内的长廊曲折幽深,雕梁画栋间弥漫着压抑的气息,仿佛随时都可能有一场风暴在此掀起。

     越国公杨素的府邸,曾经门庭若市,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皆以能踏入杨府为荣。

    那高耸的朱漆大门,气派的石狮,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身份与显赫地位。

    每日清晨,府门前便车水马龙,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

    杨素的书房中,常常高朋满座,众人围坐在一起,谈论着天下大事、诗词歌赋,热闹非凡。

    可如今,随着杨素卧病在床,府门前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偶尔有几个家丁匆匆出入,脚步匆忙,神色慌张,更添几分凄凉与萧瑟。

     杨素半躺在病榻之上,身上盖着锦被,尽管身形消瘦,面色苍白如纸,脸颊深陷,颧骨高耸,但那双眼依旧如鹰隼般犀利,透着久经岁月沉淀的精明与睿智。

    他凝望着房梁,思绪飘远,往昔的峥嵘岁月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一一浮现。

     想当年,他辅佐文帝杨坚,在那风云变幻、局势动荡的北周末年,凭借着卓越的政治智慧与果敢的决断力,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纵横捭阖,为杨坚出谋划策,铲除异己,助杨坚登上皇位,开启了大隋的新纪元。

    此后,他又率领隋军南下,指挥若定,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平定江南。

    战场上,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隋军在他的带领下,锐不可当,所向披靡。

    这一战,结束了自东晋以来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实现了华夏大地的再次统一,为大隋的统一立下了不世之功。

    多年来,他在朝堂之上纵横捭阖,凭借着卓越的才能与威望,权倾朝野,成为大隋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皇帝对他信任有加,百官对他敬畏三分,他的一句话,便能在朝堂上掀起波澜,左右朝廷的决策。

     但岁月不饶人,如今他已垂垂老矣,疾病缠身,身体每况愈下。

    更让他忧心忡忡的是,新帝杨广对他的猜忌日益加深。

    杨广登基后,推行一系列新政,试图加强中央集权,将所有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而杨素作为前朝老臣,手握重权,势力庞大,在朝中根基深厚,自然成为了杨广眼中的绊脚石,必欲除之而后快。

    杨素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在这充满权谋与争斗的宫廷中,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可一生都在权力斗争中摸爬滚打的他,又怎能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与地位,这也使得他与杨广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冲突一触即发。

     这日,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杨府的庭院中,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庭院中的花草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然而,这美好的景象却无法驱散杨府中弥漫的阴霾。

    忽然,一阵脚步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