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圯下受书(二)
关灯
小
中
大
桥下的河水潺潺流淌着,散发着一股潮湿的气息。
张良在桥下的石缝间仔细寻找着那只鞋子,终于在不远处发现了它。
他捡起鞋子,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然后小心翼翼地爬上桥,恭恭敬敬地将鞋子递给了黄石老人。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石老人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坐在桥边的石头上,悠闲地跷起了光脚,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张良,然后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口吻命令张良给他穿上鞋子。
这一举动就显得有些故意在羞辱张良了。
张良看到老人这样的行为,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他感觉自己的尊严就像是被人狠狠地践踏在脚下,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火花,真的有点儿想挥拳揍他了。
不过,张良毕竟是经历过诸多世事磨难的人。
在他的人生中,已经遭受过无数的冷眼、挫折和困苦。
他深知在这个时候,自己必须要保持冷静。
更何况,他现在正处于隐姓埋名的状态,自己身上还背负着刺杀秦始皇失败后的种种隐患。
如果因为这样的小事就大打出手,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一旦被人认出自己的身份,那可就糟糕透顶了。
所以,尽管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但张良还是强压下了这股怒火。
他缓缓地走到黄石老人的面前,屈膝跪于前,眼神中虽然还残留着一丝不悦,但手上的动作却十分小心翼翼。
他轻轻地拿起老人的脚,仿佛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一般,仔细地帮老人把鞋子穿上。
黄石老人坐在那里,眼睛一直注视着张良的一举一动。
当他看到张良面对这样的羞辱却依然能够强忍辱负重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那笑容慢慢地在他的脸上蔓延开来,最后他竟然仰面长笑起来。
他的笑声如同龙吟一般,低沉而又雄浑,声音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这笑声直透天宇,在整个沂水圯桥的上空久久回荡不息,就像一阵回荡在山谷之间的雷声,震得周围的树木似乎都在微微颤抖。
张良被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弄得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黄石老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明白老人的真实意图,也不清楚自己刚刚的表现是否能够得到老人的认可。
他就那样呆呆地看着老人的身影,脑海里不断地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黄石老人在露出那一抹超然的气质之后,整个人仿佛被一层神秘的光晕所笼罩。
他的双眼深邃而又明亮,像是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阅历。
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这种气息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从他的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洒脱。
张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黄石老人,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气质的独特魅力。
这种气质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散了他心中因刺杀失败和一些生活琐事而产生的阴霾。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个老翁必定是个不折不扣的世外高人。
然而,尽管心中有着这样的认知,张良也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并没有跟着老人追去。
毕竟,在他的观念里,黄石老人刚刚并没有对他明确地说些什么,他不知道老人的真正意图,也不想贸然行动。
黄石老人呢,他不慌不忙地走出了一段距离,大约有里许之地。
这段路在他的脚下仿佛只是一小段旅程,他的步伐依然沉稳而轻盈。
不一会儿,他又返回到了桥上。
此时,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张良身上,眼神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欣赏与欣慰。
他用一种温和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
”这三个字从他的口中说出,就像一道金光,直直地照进了张良的心中。
“不过,”黄石老人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欲成大事,还得修习一些本领才行。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如同重锤一般,重重地敲打在张良的心坎上。
张良听到这句话,心中像是有一团乱麻突然被梳理开了。
他一直处于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复仇之路该如何去走。
在刺杀秦王失败之后,他深刻地认识到,仅仅凭借着莽撞的刺杀行为来报复秦始皇是绝对不现实的。
秦始皇身边的防卫森严至极,而且秦朝的律法严苛,一旦刺杀行动失败,必然会引发秦始皇的愤怒,到时候受牵连的可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会殃及无数的无辜百姓。
他就像一只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飞鸟,急切地寻
张良在桥下的石缝间仔细寻找着那只鞋子,终于在不远处发现了它。
他捡起鞋子,拍了拍上面的灰尘,然后小心翼翼地爬上桥,恭恭敬敬地将鞋子递给了黄石老人。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石老人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坐在桥边的石头上,悠闲地跷起了光脚,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张良,然后用一种理所当然的口吻命令张良给他穿上鞋子。
这一举动就显得有些故意在羞辱张良了。
张良看到老人这样的行为,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他感觉自己的尊严就像是被人狠狠地践踏在脚下,双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火花,真的有点儿想挥拳揍他了。
不过,张良毕竟是经历过诸多世事磨难的人。
在他的人生中,已经遭受过无数的冷眼、挫折和困苦。
他深知在这个时候,自己必须要保持冷静。
更何况,他现在正处于隐姓埋名的状态,自己身上还背负着刺杀秦始皇失败后的种种隐患。
如果因为这样的小事就大打出手,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一旦被人认出自己的身份,那可就糟糕透顶了。
所以,尽管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但张良还是强压下了这股怒火。
他缓缓地走到黄石老人的面前,屈膝跪于前,眼神中虽然还残留着一丝不悦,但手上的动作却十分小心翼翼。
他轻轻地拿起老人的脚,仿佛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一般,仔细地帮老人把鞋子穿上。
黄石老人坐在那里,眼睛一直注视着张良的一举一动。
当他看到张良面对这样的羞辱却依然能够强忍辱负重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那笑容慢慢地在他的脸上蔓延开来,最后他竟然仰面长笑起来。
他的笑声如同龙吟一般,低沉而又雄浑,声音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这笑声直透天宇,在整个沂水圯桥的上空久久回荡不息,就像一阵回荡在山谷之间的雷声,震得周围的树木似乎都在微微颤抖。
张良被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弄得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黄石老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不明白老人的真实意图,也不清楚自己刚刚的表现是否能够得到老人的认可。
他就那样呆呆地看着老人的身影,脑海里不断地回想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黄石老人在露出那一抹超然的气质之后,整个人仿佛被一层神秘的光晕所笼罩。
他的双眼深邃而又明亮,像是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阅历。
他站在那里,身姿挺拔,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这种气息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从他的内心深处散发出来的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洒脱。
张良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黄石老人,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气质的独特魅力。
这种气质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散了他心中因刺杀失败和一些生活琐事而产生的阴霾。
他心中暗自思忖,这个老翁必定是个不折不扣的世外高人。
然而,尽管心中有着这样的认知,张良也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并没有跟着老人追去。
毕竟,在他的观念里,黄石老人刚刚并没有对他明确地说些什么,他不知道老人的真正意图,也不想贸然行动。
黄石老人呢,他不慌不忙地走出了一段距离,大约有里许之地。
这段路在他的脚下仿佛只是一小段旅程,他的步伐依然沉稳而轻盈。
不一会儿,他又返回到了桥上。
此时,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张良身上,眼神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欣赏与欣慰。
他用一种温和而又充满力量的声音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
”这三个字从他的口中说出,就像一道金光,直直地照进了张良的心中。
“不过,”黄石老人稍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欲成大事,还得修习一些本领才行。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如同重锤一般,重重地敲打在张良的心坎上。
张良听到这句话,心中像是有一团乱麻突然被梳理开了。
他一直处于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复仇之路该如何去走。
在刺杀秦王失败之后,他深刻地认识到,仅仅凭借着莽撞的刺杀行为来报复秦始皇是绝对不现实的。
秦始皇身边的防卫森严至极,而且秦朝的律法严苛,一旦刺杀行动失败,必然会引发秦始皇的愤怒,到时候受牵连的可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会殃及无数的无辜百姓。
他就像一只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飞鸟,急切地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