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q”影追踪(二)

关灯
    杜城如获至宝,立刻回到警局对电话号码进行调查。

    经过一番周折,发现这个号码是一个虚拟号码,无法直接追踪到使用者的身份。

    但这并没有让杜城气馁,他坚信这是案件的关键一环。

     与此同时,沈翊在受害者资料中也有了新的发现。

    他发现这些受害者虽然表面上毫无关联,但在网络世界里,他们都曾参与过一些极端言论的讨论,并且都对某一个小众的哲学理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这个哲学理论强调以极端的方式来维护所谓的“正义”。

     沈翊将这个发现告诉杜城:“也许凶手认为这些受害者违背了他所理解的‘正义’,所以才对他们下手。

    而这个‘Q’,可能是这个哲学理论中的某个概念或者象征。

    ”杜城听后,沉思片刻:“这么说来,凶手很可能是一个极端思想的狂热追随者。

    我们要从这个哲学理论入手,找出与之相关的人。

    ” 他们开始调查这个小众哲学理论的传播圈子,发现有一个线上论坛是主要的交流平台。

    杜城和沈翊带领警员们对论坛上的活跃用户进行逐一排查,分析他们的发言记录、IP地址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信息。

     与此同时,沈翊在画像室里根据刀具店老板的描述,画出了凶手的样子。

     而杜城在排查过程中,一个名为“正义裁决者”的用户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这个用户在论坛上的发言极为激进,对受害者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且多次提到要用实际行动来“净化”这个世界。

    通过技术手段,警方锁定了“正义裁决者”的IP地址,发现它来自一个老旧的居民楼。

     杜城和沈翊带领一队警员迅速赶到居民楼。

    楼道里昏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味。

    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近目标房间,准备随时展开抓捕行动。

     当房门被突然撞开时,房间里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墙壁上贴满了受害者的照片,照片上被红色的叉号划得面目全非。

    桌子上摆放着各种关于那个小众哲学理论的书籍和文件,还有一些打印出来的“Q”字母。

     然而,房间里并没有人。

    杜城和沈翊意识到,他们来晚了一步。

    凶手似乎察觉到了警方的行动,提前逃走了。

     沈翊仔细观察着房间里的布置,试图从中找到凶手的下一步计划。

    他发现墙上有一张北江市的地图,上面有几个地方被标记了出来。

    杜城凑过来:“这些地方难道是他的下一个目标?”沈翊点点头:“很有可能,我们要立刻派人去这些地方布控。

    ” 警方迅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