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中开头随丞相先是关怀了她几句,又询问了她和随清的事情,最后言明二人既然在陛下面前已然定情,她亦倾力支持二人姻缘。
琉金心中哂笑,若是她不了解随相为人,想必会觉得这是一个平易近人关照晚辈的良善之辈。
可惜她自小就在丞相府受尽白眼和嗟磨,也亲眼见识到她是怎么纵容正夫将身怀六甲的萧侧夫活活杖杀,只为了讨好一直看不惯这个嫡出哥哥的萧贵夫,她薄情寡义,手段狠辣,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权臣。
若是如今自己没有得陛下青睐,想必眼下已经被暗暗处理掉了,如今随相的态度只是因为她有潜在利用价值而已。
况且...这想必不仅仅是随相的意思,还是她背后那一位... 果然,随相进入正题,在信中提到,二皇女对她亲眼有加,有意替她铺路。
琉金摩挲着信纸边缘,思索良久,最终提笔写下回信。
“末生琉金,蒙丞相大人慈收,深感恩德;又感丞相愿将贵子相托,心存感激。
然虽心怀魁名,欲以己身之力,以配贵子之名。
时至其际,定将亲临贵府,拜谒二皇女。
” 她迂回处理,将信件收好蜡封,准备明日交给随清。
琐事繁多,她斟了一口酒,细细梳理。
眼下她身边有了多方目光,先是陛下,又是二皇女派,那四皇女是否也已知晓她的存在? 琉金指尖敲打在杯壁上。
最令人在意的是,陛下说她像的那个贵人,她隐约有所猜测...莫非是那位男身将军,已故废后薛郁南。
此人颇为传奇,令人称道的除了他凭男儿身在二十三岁封将之彪炳功绩,还有他为了当今陛下退婚前废太女之事。
据传闻,他一路扶持筹谋,助还是皇女的陛下大破叛军,一时陛下民间声望无二。
后来作为陛下左膀右臂,杀太女,平朝纲,直至陛下登基,他被封为凤后,仍手握兵权。
此事当时令人诟病,许多老臣死谏,血染大殿,陛下皆视若无睹,与其琴瑟和鸣,众人艳羡。
好景不长,天庆一年末,陛下广开后宫,许多秀子蹊跷死亡,人心惶惶,漫天大雪也掩盖不住储秀阁的血腥气,民间暗地流传是陛下手刃血亲遭了因果。
自此,陛下空置后宫,未提及选秀之事。
直到天庆三年春,先凤后有孕,陛下突然封了表弟萧含玉为昭仪,从此宫中便传出凤后闭门不出,帝后不睦。
天庆四年,薛后持兵逼宫,言清君侧,与陛下刀刃相见,后被俘,囚于冷宫,于冷宫中诞下四皇女,当夜含恨自焚。
琉金不禁唏嘘,从相濡以沫到恨如死敌,这其中恩怨因果,个中滋味,怕是只有当事人知晓了。
回忆起陛下透过她看故人的眼神,并不似恨之入骨,反而感情复杂... 琉金沉思,她如今牵扯进来,便需要弄清首尾,方可知晓
琉金心中哂笑,若是她不了解随相为人,想必会觉得这是一个平易近人关照晚辈的良善之辈。
可惜她自小就在丞相府受尽白眼和嗟磨,也亲眼见识到她是怎么纵容正夫将身怀六甲的萧侧夫活活杖杀,只为了讨好一直看不惯这个嫡出哥哥的萧贵夫,她薄情寡义,手段狠辣,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权臣。
若是如今自己没有得陛下青睐,想必眼下已经被暗暗处理掉了,如今随相的态度只是因为她有潜在利用价值而已。
况且...这想必不仅仅是随相的意思,还是她背后那一位... 果然,随相进入正题,在信中提到,二皇女对她亲眼有加,有意替她铺路。
琉金摩挲着信纸边缘,思索良久,最终提笔写下回信。
“末生琉金,蒙丞相大人慈收,深感恩德;又感丞相愿将贵子相托,心存感激。
然虽心怀魁名,欲以己身之力,以配贵子之名。
时至其际,定将亲临贵府,拜谒二皇女。
” 她迂回处理,将信件收好蜡封,准备明日交给随清。
琐事繁多,她斟了一口酒,细细梳理。
眼下她身边有了多方目光,先是陛下,又是二皇女派,那四皇女是否也已知晓她的存在? 琉金指尖敲打在杯壁上。
最令人在意的是,陛下说她像的那个贵人,她隐约有所猜测...莫非是那位男身将军,已故废后薛郁南。
此人颇为传奇,令人称道的除了他凭男儿身在二十三岁封将之彪炳功绩,还有他为了当今陛下退婚前废太女之事。
据传闻,他一路扶持筹谋,助还是皇女的陛下大破叛军,一时陛下民间声望无二。
后来作为陛下左膀右臂,杀太女,平朝纲,直至陛下登基,他被封为凤后,仍手握兵权。
此事当时令人诟病,许多老臣死谏,血染大殿,陛下皆视若无睹,与其琴瑟和鸣,众人艳羡。
好景不长,天庆一年末,陛下广开后宫,许多秀子蹊跷死亡,人心惶惶,漫天大雪也掩盖不住储秀阁的血腥气,民间暗地流传是陛下手刃血亲遭了因果。
自此,陛下空置后宫,未提及选秀之事。
直到天庆三年春,先凤后有孕,陛下突然封了表弟萧含玉为昭仪,从此宫中便传出凤后闭门不出,帝后不睦。
天庆四年,薛后持兵逼宫,言清君侧,与陛下刀刃相见,后被俘,囚于冷宫,于冷宫中诞下四皇女,当夜含恨自焚。
琉金不禁唏嘘,从相濡以沫到恨如死敌,这其中恩怨因果,个中滋味,怕是只有当事人知晓了。
回忆起陛下透过她看故人的眼神,并不似恨之入骨,反而感情复杂... 琉金沉思,她如今牵扯进来,便需要弄清首尾,方可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