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先行入住。

    一问才知道,这里凭符券可以免费下榻,但汤浴却是要另外收钱。

    李善德想想一会儿还要拜见岭南五府经略使,体面还是要的,只好咬咬牙,掏出袋中最后一点钱,租了个汤桶,顺便把脏衣服交给漂妇,洗干净明天再用。

     广州这里的驿食和中原大不相同,没有面食,只有细米,少有羊肉,鸡羹鸭脯却不少,尤其是瓜果极为丰富,枇杷、甜瓜、白榄、卢橘、林檎……堆了满满一大盘子,旁边还搁着一截削去外皮的甘蔗,上头撒着一撮黄盐。

    这在长安城里,可是公侯级的待遇了。

    他随口问了一句有荔枝没,侍者说还没到季节,大概要到四月份才有。

     李善德也不想问太多,他在路上啃了太多干粮,急需进补一下。

    他撩开后槽牙,风卷残云一般吃将其来。

    酒足饭饱之后,沐桶也已放好了热汤。

    岭南这边很会享受,桶底放了切成碎屑的沉香,旁边芭蕉叶上还放着一块木棉花胰子。

     李善德整个人一泡进去,舒服得忍不住“哎呀”了一声。

    只见蒸汽氤氲,疲意丝丝缕缕地从四肢百骸冒出,混着滑腻的汗垢脱离躯体,漂浮到水面上来。

    有那么一瞬间,他浑然忘了荔枝的烦恼,只想化在桶里再也不出来。

     一夜好睡。

    次日起来,李善德唤漂妇把衣袍取来,漂妇却像看傻子一样看他。

    李善德发了怒,以为她要贪墨自己官服,漂妇嘟哝嘟哝说的当地土话,也听不懂。

    两人纠缠了半天,最后漂妇把李善德拽到晾衣架子前头,他才尴尬地发现真相。

    原来岭南和长安的物候截然不同,天潮暑湿,衣服一般得晾上几天才会干。

     没有官袍可用,李善德又没有多余的钱贯去买。

    他只好把蹀躞上的一把突厥短匕首解下来这是杜甫当年在苏州蒸鱼时用的匕首,送给他防身之用送去质铺,换来一身不甚合身的旧丝袍。

     李善德穿着这一身怪异衣袍,别别扭扭地去了岭南经略使的官署里。

    这官署门前没有阀阅,也不竖幡竿,只有两棵大大的芭蕉树,绿叶奇大,如皇帝身后的障扇一般遮着阔大署门。

    李善德手持敕牒,门子倒也不敢刁难,直接请进正堂。

     一见到岭南经略使何履光,李善德登时眼前一黑。

    这位大帅此时居然箕坐在堂下,捧着一根长长的甘蔗在啃。

    他上身只披了一件白练汗衫,下面是开裆竹布袴子,两条大毛腿时隐时现。

     早知道他都穿成这样,自己又何必去破费多买一身官袍。

    李善德心疼之余,赶紧恭敬地把敕牒递过去。

     何履光皮肤黝黑,额头鼓鼓的像个寿星佬。

    他出身比张九龄还要靠南,远在海岛之上的珠崖郡。

    以獠葛之身居然做到了天宝十节度之一,可以说是朝堂之上的一个异数。

    这位在六年前带着十道雄兵,一口气打下了南诏的安定城,把东汉马援的铜柱重新立了起来。

    这样的奢遮人物,碾死他比碾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何履光啃下一口甘蔗,嚼了几口,“啐”地吐到地上,这才懒洋洋地翻开敕牒:“荔枝使?做什么的?” 李善德双手拱起,把来意说明。

    何履光把敕牒往地上一摔,沉着脸道:“来人,把这骗子拖出去沉了珠江!”立刻有两个牙兵过来,如狼似虎要把李善德拖走。

    他吓得往前一扑,身形迅捷得像猿猴一般,死死抱住甘蔗一头:“节帅,节帅!” 何履光想把啃了一半的甘蔗拽回来,没想到这家伙看似文弱,求生的力气却不小,居然握着甘蔗竿子不撒手,无论那两个牙兵怎么拖拽都不松开。

    最后何履光没辙,把手一松,李善德抱着甘蔗,与牙兵们齐齐跌倒在地,四脚朝天。

     何履光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你这个猴崽子,骗到本节帅府上,还不知死?”李善德躺在地上,声嘶力竭地大叫道:“下官不是骗子!是正经从长安受了敕命来的!”“休要胡扯。

    送新鲜荔枝去长安?哪个糊涂蛋想出来的蠢事?” “是圣人啊……” 何履光大怒,抬起大脚丫子去踩他的脸:“连皇帝你都敢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