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右相难道不好奇,他们为何逃驿?为何附近村落也空无一人?” 李善德见杨国忠保持着沉默,翻开一页,自顾说起来:“这账册上记得颇为清楚。

    黄草驿每月用度三十六贯四百钱,由附户二十七户分摊,每户摊得一贯三百四十八文。

    长行宽限半年,等若每户平白多缴八贯,再加上折免荔枝钱,每户又是一贯五百钱。

    ” 他的声音不知不觉高了起来:“这些农户俱是三等贫户,每年常例租庸调已苦不堪言。

    下官去找到的那个村落,家无余米,人无蔽衫,连扇像样的屋门板都没有。

    如今平白每户多了九贯五百钱的负累。

    让驿长如何不逃?让村落如何不散?” 杨国忠愕然地瞪着他,没料到这小官居然会这么说……不,是居然敢这么说。

     “原本我在预算里,特意做进了贴直钱,给驿户予以补贴。

    没想到您妙手一翻,竟又从中赚得钱来。

    内帑固然丰盈,这驿户的生死,您就不顾了么?” “哼,只是个例罢了,又不是个个都逃。

    李善德,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右相可知道。

    为了将这两坛新鲜荔枝送到长安城,在从化要砍毁多少成树?三十亩果园,两年全毁。

    一棵荔枝树要长二十年,只因为京城贵人们吃得一口鲜,便要受斧斤之斫。

    还有多少骑手奔劳涉险,多少牧监马匹横死,多少江河桨撸折断,又有多少人为之丧命?”杨国忠的表情越发不自然了,他强压着怒气喝道:“好了,你不要说了!” “不,下官必须得说明白,不然右相还沉浸其中,不知其理!”李善德弓着身子,压抑了二十多年的能量,从瘦弱的身躯里爆发出来,令得堂堂卫国公一时都不能动弹。

     “右相适才说,不劳一文而转运饶足,下官以为大谬!天下钱粮皆有定数,不支于国库,不取于内帑,那么从何而来?只能从黄草驿馆、从化荔园榨取,从沿途附户身上征派。

    取之于民,用之于上,又谈何不劳一文?” “你!你疯了!”杨国忠挥起月杆,狠狠砸在了李善德的头上,登时打出一条深深的血痕。

     李善德不避不让,目光炯炯:“为相者,该当协理阴阳,权衡万事。

    荔枝与国家,不知相公心中到底是如何权衡,圣人心中,又觉得孰轻孰重?” 月杆再次挥动,重重地砸在李善德的胸口。

    他仰面倒了下去,口中喷出一口血来。

     “滚!滚出去!” 杨国忠手持月杆,青筋绽起,眼角赤红,感觉连呼吸都是烫的。

    多少年来,还是第一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这么说,这老头子简直是魔怔了。

    连他自己都没觉察到,这股怒意不甚精纯,其中还夹杂着丝丝缕缕说不清的情绪,也许是恼羞,也许是畏惧,也许还有一点点惊慌。

     李善德勉强从茵毯上爬起来,先施一礼,把银牌拿出放在面前,然后拄起拐杖,一瘸一拐离开了金碧辉煌的内堂,离开这间“栋宇之盛,两都莫二”的偌大杨府,离开宣阳坊,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蹒跚而去…… 两日之后,韩承与杜甫忽然被李善德叫出去西市喝酒,还是那一家酒肆,还是那一个胡姬,只是酒味浓烈了许多。

    因为人人都知道,京城出了个能人,有两副神行甲马,能把新鲜荔枝从几千里之外一夜运到京城。

    贵妃闻之,笑得明艳无俦。

     他们本以为李善德是为庆贺升官,谁知他把自己与杨国忠的对话讲了一遍。

    听完之后,两个人俱是大惊失色。

     韩十四颤声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