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听完这则故事,有何感想

关灯
    浸在共读的乐趣中。

     祖孙俩谈笑风生,讨论热烈。

     而守在殿外的刘和起初并未留意, 只是安静等待差遣。

     然而渐渐地,他意识到问题所在—— 皇帝并非单纯讲授历史。

     在叙述完一段后,朱元璋还会剖析人物动机, 评判行为得失,进而教导朱政如何正确应对,该采取何种方法处理各种情况。

     这哪是什么单纯讲故事!分明是以史为鉴, 将治国驭人之术细细拆解,传授于皇子。

     这明显是在栽培未来的帝王啊! 若是被外人知晓,怕是要震惊整个大明朝廷。

     想到这里,刘和惊出一身冷汗。

     不敢再多听一句,连忙招呼同样侍立在外的王景弘、郑和等人, 悄悄退到殿外远处,这才心绪稍定。

     同一时间, 另一边闹得更欢。

     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朱 即便朱 接下来,究竟要采取何种措施呢? …… 时间匆匆流逝,数月一晃而过。

     这段时间里,朱权等人始终抱着守株待兔的心态。

     他们试图找到独自行动的朱政。

     然而令他们极为不解的是, 朱政似乎早就料到这一切般,踪影全无。

     他们猜测,朱政可能因害怕而躲在坤宁宫不敢出来。

     孩子们的心性耐不住这般等待, 大部分人都失去了耐心,不愿再坚持下去。

     唯有朱 智伯因得罪赵、魏、韩三家,遭到联合攻击,最终灭亡。

     这也标志着三家分晋的正式开始。

     讲述完这个历史事件后,朱元璋稍作停顿,留给小孙子朱政一些思考的时间。

     随后微笑着问道: “麟儿,听完这则故事,你有何感想?” 朱政点头思索后答道:“智伯为人骄傲狂妄,而魏宣子却懂得隐忍和韬光养晦。

     骄兵必败是不变的道理,因此智伯走向覆灭,反而是魏宣子获得了胜利。

    ” 听到这样的回答,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捋须一笑说道:“回答不错,虽说还略显简单,不过就你现在这个年纪而言,已经很不容易了。

    ” 看到爷爷认可自己的见解,朱政调皮地眨了眨眼说:“那就请祖父进一步教导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讲历史,其实总是蕴含着深意,他把每一个历史故事作为载体,用以传授给朱政为人处世的智慧。

     此刻,他眯起眼睛,带着沉甸甸的期许教导孙儿说: “记住了,孩子,能够战胜别人是因为有力气,但能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大。

     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