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天人

关灯
    神来,互相对视一眼,急忙点头答道: “能,不过恐怕耗时颇久。

    这种燧发枪与我们以往所造火铳完全不同,每个步骤都需要反复试验才能确定。

    此外,图纸上的那些零件虽小,却远比大件复杂。

    过去的经验未必适用,必须另寻新法!” 朱政听完并未惊讶,这是常理。

    每次技术突破都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去完善工艺。

    若有人声称能轻易完成,他反倒会怀疑。

    因此,他对老李等人并无苛责,也未催促。

    毕竟时间充裕,只需让他们放手尝试即可。

    或许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随即吩咐管事太监调配所有精技工匠协助他们,人多好办事。

     凭借皇帝的旨意与金令,此时在**司,朱政的命令便是圣旨。

    管事太监立刻遵命行动。

     一时间,老李等工匠围绕燧发枪图纸展开热烈研究,时不时提出疑问并热烈讨论。

    朱政也加入其中,脑海中存储着系统奖励的全套技术资料,俨然是这个时代顶尖的火器专家。

    然而,他并未直接解答众人疑惑,仅提供了些许思路。

    即便如此,已足够帮助他们推进工作。

     老李等人虽少有学问,不识文字,却一生钻研火器,一点拨便能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朱政在**司停留数日,直至老李等人步入正轨,才放心离开。

     与此同时,宫中谨身殿内,朱元璋正耐心听取刘和汇报朱政在**司的情况。

    当他得知朱政发明颗粒化火药,大幅增强火力与射程时,不禁开怀大笑,自豪地称赞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儿果然聪明,做什么都行,连火器也能造得这般出色!” 朱元璋欣慰地笑了起来。

     就在不久前,朱标曾向他提起过朱政提出的士农工商并重之策,当时他并未多想,但现在却突然觉得这工匠着实不可小觑。

     若非其他,单是能够研究如何提升武器威力这一点,就能为大明军队带来巨大益处,极大地增强战斗力。

    无论是对抗蒙元还是其他外族,都能节省不少力气。

    更让他震惊的是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关系,这似乎成了历代王朝兴衰的关键所在。

    他反复思考,越想越觉有理,对朱政的深远谋划愈发钦佩,对其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更加认可。

     然而,老朱深知这种关乎整个明朝发展方向的政策绝不能草率决定,正如治理大国如同烹饪小鱼,必须深思熟虑。

    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动荡。

    特别是朱政所言之事,若要真正推行,势必会触犯一大批既得利益者。

    这一切都需要谨慎考量。

    并且事情有轻重缓急,在他看来,目前最重要的是确保朱政征讨倭寇顺利进行,建立赫赫战功。

    待其凯旋后,再顺势宣布朱政的真实身份,并确立其皇太孙的地位,稳固权力根基。

    这才是当务之急。

    只要这件事办妥,其余事宜便可从容应对。

     老朱暗自思索时,刘和则汇报说朱政正带领**司的工匠们研发从法兰西传来的新型火器。

    老朱心不在焉地听着,并未太放在心上。

    他虽重视火器,但并非专家,认为所谓的燧发枪不过是对传统火器的小幅改良罢了,未能察觉到燧发枪背后的重大意义。

    于是他笑着挥了挥手说道: “这孩子总有些新奇的想法!传我的旨意,**司上下都要听从他的指挥。

    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必须全力配合!另外,所有火铳、火炮都要优先供给他这次征倭行动。

    跨海作战路途遥远,能带上的装备尽量多带些,越多越好,且必须是最好的!若有谁制造出什么导致炸膛的劣质品影响战事,我就摘了他的脑袋!” “遵命!”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