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水平太差

关灯
    听闻朱政之言,老朱不禁好奇地追问:“麟儿啊,这叫佛朗机炮的东西究竟如何?比起我大明现今的火炮又怎样?” 朱政直言不讳地回答:“爷爷,此炮较之我朝现有火炮,威力至少强出数倍!” 老朱震惊地睁大双眼,满是怀疑地反问:“真的假的?竟有这般厉害?” 一旁的蓝玉与冯胜亦难掩惊愕之情。

    在他们心中,如今的大明火炮已是顶尖之选,再无改良空间,哪知竟能更上一层楼? 朱政却从容一笑:“爷爷,一试便知。

    ” 老朱顿时兴致高涨,当即下令:“好!那就去**司一探究竟!顺便瞧瞧你从海外某国弄来的新型玩意儿,到底有何神通!” 于是,老朱携朱标、朱政及冯胜、蓝玉等人,连同一队锦衣卫,往应天府郊外的**司行去。

     **司与秦淮河畔的码头相距不远,众人很快抵达。

     到达后,众人直奔校场,迫不及待想要见识燧发枪与佛朗机炮的实际效果。

     片刻间,**司的主管太监便呈上一支燧发枪。

    看着与传统火铳迥异的燧发枪,老朱、朱标、冯胜、蓝玉皆连连赞叹。

     虽未见其操作,但仅凭外观结构,众人已推测这是朱政改进后的单兵火铳。

    目前大明所用火铳主要用于扰乱敌方或惊吓战马,并非主战兵器,主要还是依靠刀剑厮杀。

    即便如此,火铳依旧不可或缺。

    而大明对火铳的设计理念非常直接——越大越好。

    若威力不足,则增加数量弥补。

     简而言之,现有的火铳可视为小型化版的火炮,便于携带罢了。

    然而眼前的燧发枪却截然不同,对比寻常火铳显得更加精巧细致。

     初次见面的朱标、冯胜、蓝玉等人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不明白这种东西是否真的可行。

     这时,旁边司的掌事太监适时地向众人解释: “启禀陛下,殿下,这燧发枪是依据骠骑大将军的教导制成的!陛下,请看,顶端的小孔叫作准星,前面还有凸起,瞄准时让凸起的中心对准环中的目标即可。

    此枪的有效射程约为百步,且在这个范围内具有相当的威力与精准度。

    ” 听罢此言,朱元璋、蓝玉、冯胜等人顿时目瞪口呆,满脸不可置信。

    百步的距离?这怎么可能! 大明现有的火铳,有效射程不过三四十步,还谈不上什么精准度。

    主要用途是在敌军冲锋时进行无差别射击,更多是用来扰乱敌军或惊吓马匹。

     然而,掌事太监竟称这一发枪的有效射程达百步,且精准度足够。

    这简直不可思议!这绝不仅仅是射程的提升,而是效能的巨大飞跃! 不仅是他们,连虽未亲历战事但对军事略知一二的朱标都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不禁陷入沉思。

     片刻之后,朱元璋首先反应过来,惊讶地问道:“这么说,这燧发枪可以媲美弓箭?” 掌事太监连忙回答:“正是如此,经多次测试,确能达到与弓箭相媲美的效果!” 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尽管燧发枪是朱政指导制成的,但他们在制造过程中也投入了大量精力。

    因此此刻讲解时,难免有些沾沾自喜。

     他还记得,前几天燧发枪在校场展示时,震撼了所有在场的人,包括他自己!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望向身旁微笑不语的朱政,眼神中满是钦佩。

    而此时,听到确切答复的老朱、冯胜、蓝玉再度震惊不已。

     要知道,朱元璋是凭双手打下江山的皇帝,冯胜和蓝玉更是历经百战的名将,对火器颇为了解。

    他们深知火铳虽威力强劲,但在射程和精准度上远不及弓箭。

     尤其对于游牧民族的蒙古人来说,火铳的作用有限。

    蒙古人也不是笨蛋,熟悉火铳、火炮的威力后,通常不会与明军正面交锋。

     他们决定采用绕道的策略,躲避火器的威胁。

     然而,一旦这火铳具备**的射程与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