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第三份圣旨,送往兵部,内容是调回镇守边关的征西大将军及其麾下二十万将士回京复命。

    这封圣旨在兵部宣读完毕后,还会由专门的颁旨太监快马加鞭送至边关,在征西大将军面前再宣读一次。

     第四份圣旨,送往四位皇子府邸,内容是分封四位年长的皇子为各地诸王,并赐予封地,即刻前往各个封地任命,无召不得回京。

     第五份圣旨,送往内阁、将军府以及泰和书院,内容是任命当朝内阁大学士、安南大将军以及桃李满天下的研斋先生为太子太傅。

     这五份圣旨一出,三妃及其家族这多年来的明争暗斗,都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这叫他们怎么能不恨,怎么能不怨? 然而怨又如何,恨又如何? 盛朝气数未尽,先帝虽然好色,但政事尚算勤勉,又有一干忠心的能臣辅佐,大半兵权也依旧牢牢地握在先帝自己手里,想要在这个时候做些什么‘改朝换代’的事,难度系数太大。

     而且一家起乱,还有另外两家等着坐收渔利,谁也不肯率先当这个出头鸟。

     再加上先帝的最后一份圣旨,为尚未满月的太子寻觅了三位太傅,更加大了他们想要取幼帝而代之的困难程度。

     。

     skb.xs18 太傅之一,内阁大学士闫立文,是文官首脑,门下子弟、学生无数,偏为人刚正不阿,又极好名气。

     闫立文曾有一心爱弟子,文采斐然,又生得人品风流,最是第一等儒雅公子,也偏偏就是这位公子,因受人吹捧太过,竟于酒后写下隐隐含有轻视皇权,蔑视朝廷之意的大逆不道的诗词。

     所幸,酒席上之人,都是这位公子的朋友,而写下来的诗词也都当场销毁,并没有被旁人听去,公子虽然恼恨自己酒后大意,但是因为毫无证据,也并没有太过在意。

     谁知,也不知是哪个嘴上没把门的,居然将这首诗传到了大学士耳里。

     年逾六旬的闫立文气得满脸通红,拿着绳子直接冲到自己弟子的家中,将昨日赴宴到深夜方结束,此刻还搂着爱妾在塌上酣睡的公子从床铺上拖起来,就地捆了就压往刑部大牢,要求以谋反罪严处。

     谋反是什么罪名,那是要株连九族的罪名,不仅公子全家都逃不了,连是他老师的闫立文也跑不了,也要陪着一起掉脑袋。

     刑部多少大人出来,劝大学士不要一起跪着,这等事也只是小事,年少轻狂谁没有过,敲打敲打也就过去了,偏偏愣是没有一个人能劝动这位固执的老人家。

     后来还是从宫里传了口谕出来,免了那公子狂悖无言的过错,闫立文才不得已作罢,只是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