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轿椅上铺了软罗垫,因秋气寒凉,还配了小毯,上绣九灵太妙龟山金母降世异象,此神乃护佑女妇,赐保长生的女仙之首,这图可谓寓意极佳。

     玉怜脂轻划毯面,垂眸静思。

     西王母眼目之处采金丝缂制,与斜射入轿的阳光相遇,竟撞反出波诡盈亮,精妙非常。

     巧的是,图绣神目金光此刻正直直对准轿中少女双眸。

     长生女仙西王母,既是生化万物之神明,同时也司天之厉及五残。

     执掌灾祸之警示。

     玉怜脂别过眼,不再去看,玉臂倚着扶手,闭目养神。

     轿子走了约莫三刻钟,远远望见她们要往的西院,大房一脉所居之地。

     先镇北侯战死沙场,但其原配发妻王老太君还在。

     按照大昀朝的规矩,嫡母未逝不能分家,故而谢滨与妻子儿女依旧住在侯府西院,没有自立门户,但谢滨未做官前曾游历四方,于商事经营上有些门道,大房一应开支进项却也不仰仗侯府。

     “玉姑娘,前头便到了,两位主子已经在里头等您了,夫人们都可盼着您来呢。

    ”跟轿的婢女清声说。

     玉怜脂轻轻瞥她一眼,目光回转没有说话。

     夫人们? 谢滨不在府中,按理说现下守着大房的主子便只有那个久病不起的高氏夫人,何来这个“们”字? 那位方姨娘一是多年无子嗣,二非出自高门显贵,据说出身不大好,做不得贵妾,只是良妾,这还是谢滨爱重抬举的缘故。

     这良妾虽比贱妾通房好些,却顶多算得上半个主子。

     与正妻高夫人合称一处,那多少是有些不妥当的。

     对于府中的下人们而言,郎君们纳的良妾自然是贵人,平日也要尽心伺候,但无人会将其与正妻一同列为主人家向外来宾客介绍,通常是忽略不提,心照不宣。

     就像谢滨故去的生母刘氏,原是王老太君从娘家陪嫁跟来的侍女,因着开了脸,生下了庶长子,也得了良妾的名分,但在王老太君的面前,刘氏便是说一两句话都要打起十万分精神小心琢磨。

     若是放在王老太君和刘氏的身上,根本不可能出现像今日这样“两位夫人”的情况,向宾客介绍,只会介绍老太君一人。

     嫡庶妻妾尚是次要,说到底,还是出身相距太大。

     王老太君与当朝太皇太后同出晋阳王氏,刘氏则是身契捏在老太君手上的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