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关灯
    坏消息是,现在算是征文评奖的‘淡季’。

     现在是1月末,这时候确实是日本的‘文学淡季’。

    据说直木奖一年颁发两次,一次是2月,一次是8月,这两个时间段都是日本的‘文学淡季’。

    正是为了给淡季增加一些人气,才特意将直木奖设在了这两个时间的。

     不管这个说法是不是真的,这个传说能够存在,至少说明2月和8月真的是淡季! 因为是淡季,所以如果林千秋很急的话,这个时候的选择余地就不是很大了。

    而她看来看去,最后选中了博闻社的文艺赏,决定投稿报名! 之所以选择博闻社的‘文艺赏’,最简单的,就是时间上合适!这个时候正好能投稿的评选活动就那么多,博闻社文艺赏已经征文半个月了,还有两天就截止投稿,林千秋正好明天可以将稿件送过去。

     另外,博闻社的招牌对林千秋也很有吸引力...博闻社是此时日本最大的出版社之一,有历史、有规模,如果拿到它旗下杂志主办的征文活动优胜,那以后小说家的路就完全不用担心了!至少机会是不会缺的。

     至于别的,博闻社‘文艺赏’是公开募集,不设门槛,而且小说都要从未发表过的原稿,这对林千秋也是加分项。

    先不说那种非公开募集、另设门槛的征文活动,林千秋根本没机会参加。

    就说发表过的小说能不能参赛,这也很重要啊! 同样2月份评选、颁奖,这时候也还能报名的直木奖,林千秋为什么不报名?除了因为直木奖的名头大,以至于林千秋都不太敢报名外。

    更多还是因为公开发表过的小说也能参赛,以往得过这个将的也都是业内混出一些名堂的作家。

     博闻社的‘文艺赏’就不同了,征文公开信就开宗明义地说过了,这个奖就是为了选拔新人才有的,是一个‘新人奖’。

    不只是小说要求是从未公开发表过,一些已经有过几部作品连载、出单行本的作家,即使是用从没发表过的小说参赛,也会被‘歧视’。

     除非比起其他真正的新人作品好太多了,不然也基本没希望获奖。

     参加这样的‘文艺赏’,竞争没那么激烈,都是和差不多的新人竞争...林千秋当然觉得希望比较大。

     而且这也就是个尝试,哪怕失败了也没什么,等到中考结束了,她有的是时间到处投稿。

    她就不相信了,所有人都会那么没眼光。

     “...每年一届,字数要求15万到25万的长篇小说,尚未公开发表过...获奖者可获得纪念章与50万円奖金。

    另,获奖作品,以及其他优秀作品,均可连载于《文艺》杂志...获奖作品连载完毕,本社还将刊行单行本。

    ” 林千秋一个字一个字确认博闻社《文艺》杂志‘文艺赏’的细节,同时根据以往的获奖情况,确定他们偏好的是通俗文学。

    确定无误了,这才松了一口气,决定就是它了明天就去杂志社送小说原稿! 不是说不能寄,但马上就要截止报名了,林千秋担心寄送出意外,就打算自己亲自送过去。

    反正博闻社总部在东京,要过去也十分方便。

     [37]霓虹物语1981(6) 第二天日曜日一早,林千秋就带着前一天复印好的《我的围棋》第一部前往千代田区。

    她今天要去博闻社的《文艺》杂志编辑部,递出这部小说,参加他们公开的‘文艺赏’评选。

    而博闻社总部所在地神田区小川町三丁目西6番2号,就在千代田区北部。

     准确地说,‘神田区’不是一个行政概念,东京23区中是没有一个‘神田区’的,它更像是一个自来就有、约定俗成的地理概念。

     过去江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