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说起这位好友,她和陈挽青既不是中学同学,也不是大学同学,而是在北城合租时发展出的友谊。

     只可惜没住两年,姚若楠扛不住压力,回老家考公务员去了。

     临走前,她跟陈挽青说:“挽青,你比我坚强多了,还出色能干,一定可以在北城闯出来!加油!” 这话说了也就一年多,陈挽青如今也离开了北城。

     [到了,已经在民宿了] [怎么样?家乡风光如何?] 陈挽青说了感触,总体就是还在发展建设中。

     姚若楠是个话痨,发了几条微信嫌麻烦,干脆打来语音电话。

     “我挺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回宣旸的。

    ”姚若楠有话直说,“干嘛不在北城另找一家公司呢?宣旸顶多是个三线小城,你留北城多好啊。

    ” 这不是什么事后风凉话。

     姚若楠回老家,除了实在卷不动以外,还有爸妈催的成分,而陈挽青父亲去世,母亲远嫁国外,所谓家乡,没有实质意义,不如在北城继续打拼,前途远大。

     “是不是你那个缺德上司威胁要堵你后路?”姚若楠问,“他以为他谁啊?你没告他性.骚扰他还牛上了是吧!” 陈挽青说了句没有,来到阳台。

     混着咸味的风吹来,大海一望无际,延伸着,在尽头与白云相交。

     姚若楠的这个问题,陈挽青也问过自己。

     她从北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这家全国top前三的公关公司工作,每天两点一线,兢兢业业,全年无休。

     有一次,她在出差中发起高烧,就这样,周旋好客户,凌晨下了飞机照旧回去加班。

     可末了,功劳都叫领导和领导小蜜占了,她只落了个娇气的名声。

     但就是这样,她也还是咬牙继续坚持。

     她认为无论如何她都不会再回宣旸,所以必须守住北城。

     可有时候人改变决定也就一刹那。

     “就是觉得留下没意思了。

    ”陈挽青说。

     姚若楠想到那些谣言,替她惋惜:“那这三年的委屈和辛苦都白受了。

    ” “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