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玉安就是脾气急了点

关灯
    宋鹤笙听到这话,心里极其不服气:“我不管他们怎么样,我只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抚恤金一事,我现在就去找工部的人,我就不信,他们不肯拿出来!” 说完,他不顾于祭酒呼喊,扭头就走。

     正值夏季汛期,工部上下十分忙碌。

     宋鹤笙等了快一个时辰,才等到外出回来的工部侍郎张明。

     “宋大人,你要抚恤金,我可以拨款,事发当时,我安排下属找人问了,你找的那个工匠,是随便从大街上找的吧?” 工部侍郎这一句,直接问懵了宋鹤笙:“他们都是工匠,不比工部的人差。

    ” “我不是说他们的技术差,而是修缮国子监,乃是朝廷要事,是长公主亲自点名让你负责的,你为了节省费用,我可以理解,但您光想着节省,却没想到意外情况,现在死了人,您跑到工部要这笔抚恤金,您说,如果工部给您开了这个先河,那是不是其他人都这么干?找外面便宜的工匠,然后再制造意外,骗取抚恤金?” “张大人,我是这样的人吗?”宋鹤笙听的恼怒不已。

     “宋大人,我所说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您就是跟我生气,跟我吵架,那也不顶用。

    ”工部侍郎露出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尚书还有事情交代我,宋大人,您自便。

    ” “等等!” 宋鹤笙拦住工部侍郎的去路,看着他问:“是不是长公主要求的?” 工部侍郎脾气好,但不代表他没脾气:“宋大人,就算长公主以前在朝堂上,她也不会干涉任何部的事情,别说她现在都被卸了权势,您不信的话,去其他五部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 宋鹤笙对顾朝颜的印象,大多数都是从父亲口中与官员口中得知。

     人都是惯性思维,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听到的。

     但凡,不是亲眼看到的,听到的,他们都觉得这个事情,不存在。

     宋鹤笙长这么大,一直都是这样过来的。

     如今,听了工部侍郎的话,他站在原地,愣了好久。

     直到有人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