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关灯
    各地书院里会推举才子们登江南第一楼翻墨楼去开篇作诗,待得选出三甲后,便是要下楼接受花魁献花。

    期间这才子佳人的暧昧,便是足足能排满魏朝大小书坊的一整年的印书排挡。

     据说今年书院里的才子竟大都是才貌俱佳,个个风度翩翩迷人得紧。

     这等赏“男色”的盛况,聂清麟是不肯错过的。

    老在便定下了翻墨楼里亲赏才子们挥毫泼墨的位置。

    据说着离着墨台远远的位置竟是要价百量。

    不过公主问过单嬷嬷花的是太傅私库的钱银,便也毫不客气,一口气定了个包厢, 到了赏灯节这一日,聂清麟与姐姐俱是打扮妥帖,今儿她为自己和姐姐拣选的罗裙可是有名堂的,一青一白,乃是意托雷峰塔两位蛇仙之意,姐姐扮成白娘子,她便是小青妹妹,倒是要忘了人世的教条凡俗,只当是世事不通的妖灵,只管玩乐才好,待得调好的胭脂,梳理整齐了鬓发,贴好了花钿,便姐妹二人相携上了马车直奔到了翻墨楼。

     别处的高楼俱是人满为患,只有这里还算通透,宾客虽多,却不拥挤。

    只因这翻墨楼地势好,不用下楼便可看长街上的彩车驶过,又因为价格高昂,江南一般的富户也是登不上来。

    更因为一般在翻墨楼订座的俱是家中有待嫁娇女的富豪人家。

     要知道,每次能在翻墨楼里拔得头筹者,皆是文采过人之辈,莫不是要争得几许功名的才俊。

    江南的商贾之家众多,不愁银子愁功名。

    若是女儿嫁给这样前途不可限量的才子,就算那才子家中清贫些,也是甘愿的。

    于是每年的翻墨楼上,皆是成就无数的佳话。

    那些书院才子们也是心知肚明,有那家境贫寒之辈更是抱着一朝抱得美人归的心思来到这翻墨楼上崭露头角。

     这等花样翻新,又是文雅十足的相亲仪式,真是有种浓郁的江南风情。

     只是今年待得身着素色白衣的才子们纷纷在先生的指引下登上了翻墨楼的墨宝高台上时都是有些呼吸一紧。

    因为少年家们本是不动声色地朝着不远处的看席一扫,那目光就纷纷定在了其中一个包厢的两位妙龄女子的身上。

     这俩位女子竟是哪个府上的千金?只见那位身穿白色素裙的女子低眉敛目一副清雅文秀的气韵,还未来得及回味那眉眼的滋味,便是又扫到了一旁身着青衣的女子,不同于先前那位小姐的素雅,这位小姐的眉眼却是笔墨勾勒不出的妩媚娇俏,年纪不大,却是通身一股说不出的高贵气韵。

    当她那双不画而自浓的眉眼微微扫过时,只觉得似乎是被那三月的柔水涤荡了心田一般,便是再也收拢不会心神了…… 那青衣女子看着一众才子们登上了高台,便是个个有些神不守舍的模样,忍不住舒展着手里的描金骨扇掩住了小嘴,冲着那白衣女子窃窃私语,不知是说了什么,竟是都笑在了一处。

     被佳人们取笑了,才子们这次在老先生们的催促下收敛了心神,微红着脸纷纷坐到了席地的书案前,准备听题挥毫泼墨。

     不过他们不知,那佳人们取笑得可不是他们的痴态。

     聂清麟以往朝堂上见惯了年岁不一的文武百官,老的如吴景林一般老态龙钟,再不然便是中年发福,发线后移的中年残花,偶尔有几个年青的,又是让那鲛犬的冲天妖气显得平庸异常。

     像今日这般,一群脸上泛着绒毛,透着光亮的青葱男子齐聚一堂,堪称盛况,江南多美女,那美男也不逞多让,竟是看花了公主的一对秋水明眸,再次暗道一声:江南!不错! 她用扇遮掩着口鼻,直兴奋地拉着姐姐低声说:“竟是各个都这般的出众,当真是比京城里的名旦小生还要风度翩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