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开办学宫

关灯
    的气质,像是个落魄士族。

     他微微侧身,将一块胡饼轻轻推过界来,脸上带着一抹腼腆羞涩的笑容,轻声说道:“琅琊诸葛瑾。

    你是糜竺的弟弟吗?晨课要讲到申时,垫垫。

    ” 糜真刚要推辞,前排的朱然突然扭头插话:“诸葛木头总爱瞎操心!”说着从怀里掏出油纸包,“尝尝我们富春的炙鱼干,比这酸儒的冷饼强!” 糜真犹豫了一下,接过了胡饼和鱼干,小心地吃了起来。

    可能是吃得太急,她突然被噎住,就在这时,一只手悄悄地递来一个竹筒清水,她抬头一看,正是陆逊。

     陆逊微微颔首道:“义封鲁直却心热,他不是有意为难谁,阿瑾人也很好,你以后慢慢接触便是。

    ” 糜真望着周围这些各具特色的少年,心中一暖。

    与此同时,她也暗暗下定决心,将来,定要不输于他们任何一人。

     过了一会儿,卢植先生缓步踏入讲堂,原本还热闹非凡的学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行过庄重的拜师礼后,须发皆白的老者临窗而立,手中执着书卷,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每一位学子,突然发问:“诸生为何来此?” 朱然站起身来,抢先捶案,大声喊道:“我要当征东将军!”诸葛瑾微微低下头,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袖上的补丁,轻声说道:“若能为郡守,我愿保境安民,造福一方百姓。

    ”“愿效法郑玄公,注经释典,传承先圣之智。

    ”陆逊如是回答。

     众人的回答不尽相同,各有志向。

     待众人都回答完毕,卢植才缓缓开口:“丹阳学宫建成当日,郡主为书院立匾,题名“太平书院”。

    当我问郡主“太平”二字由来,郡主只念了四句诗。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卢植道出这十六字时,似有一种神奇力量,令在场学子无不动容。

     也正是这四句诗,赋予了丹阳学宫如今的名字——太平书院。

    这里不只是求学之地,更是承载无数人理想与希望的圣地,激励人奋进,为实现抱负,为开创太平。

     卢植望着学生们的眼神,既有审视又有期许。

     “……当下学风不正,世人追名逐利、攀附权贵,早忘了儒家治学根本。

    我等需回归经典,通经致用,以学问匡正时弊。

     今之世,土地兼并愈烈,吏治腐败丛生,社稷危机四伏。

    吾辈当于经学教育之中,引入实务之学,以育知行合一之士。

     于太学之内,理当奖掖学术争鸣,兴理性之辩,以促学术鼎新。

     人才拔擢之制,亦需更张。

    当破“门生故吏”之裙带弊风,以学问、德行考校士子。

    定时策论、辩难,奖掖寒门,广施教化,有教无类……” 糜真不自觉地握紧了双拳,身子微微前倾,听得越发入神。

     就在这时,她心中忽有所感,抬头望向窗外,浅碧裙摆的一角拂过朱漆栏杆,转瞬便没了踪迹。

     只见穿堂风悠悠掠过庭院,风吹花落,一地落红。

     喜欢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请大家收藏:()手握金手指,在三国当天命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