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桂林60万绑架案1

关灯
    第一章消失的少年 麻将牌撞击桌面的哗啦声像受潮的棉絮,黏在陈芳手背的老年斑上。

    她捏着半支红梅烟,对着塑料门帘哈气,白气混着尼古丁在玻璃上凝成雾凇。

    丈夫李建军正在柜台后数钱,钢镚儿落进铁皮盒的声响格外刺耳,仿佛在给这场漫长的营业敲丧钟。

     “又过十二点了。

    ”陈芳揉着太阳穴看向挂钟,玻璃罩里的铜摆锤在微光中晃成虚影,“小林该睡了吧?” 李建军头也不抬:“初中生了,别老当奶娃子惯。

    再说家离这儿才十分钟路。

    ”他指尖沾了沾唾沫,数钱的速度更快了,仿佛要把每个硬币都碾出印子。

     塑料门帘突然被撞开,冷风卷着雨星子灌进来,吹得账册哗啦啦翻页。

    陈芳打了个寒颤,看着丈夫起身去关窗,突然注意到他后颈新添的白发——去年这时还没有的,像突然落了片霜。

     凌晨两点四十五分,他们终于关上麻将馆的卷闸门。

    陈芳摸出钥匙圈,十七把钥匙在掌心硌出红印,其中三把能打开对面那栋五层楼——他们出租了二楼和三楼,自己住在四楼。

    楼梯间声控灯坏了半个月,李建军摸出手机照亮,光斑在台阶上跳成碎银,忽然停在四楼拐角的消防栓上。

     “这是……”陈芳弯腰捡起消防栓把手上挂着的东西,是儿子的校徽,金属边缘磕出了凹痕,像被什么重物砸过。

     回溯到十二小时前。

     下午五点,林浩站在麻将馆吧台前,书包带子滑到手肘。

    陈芳正在给牌友续茶水,搪瓷缸子摞得老高,水蒸气模糊了她的眼镜:“桌上有凉面,自己拌点辣椒油。

    ” “妈,我数学考了98分。

    ”男孩的声音像浸在温水里,透着小心翼翼的期待。

    李建军从洗牌声中抬起头,目光扫过儿子胸前的校徽:“先吃饭,别打扰客人。

    ” 吧台后的电视正在播本地新闻,女主播用桂林话念着“叠彩区冬季防火专项行动”,林浩盯着屏幕右下角的时间——17:10,公交车最后一班是19:00。

    他数了数桌上的凉面,油辣子沉在碗底,像团凝固的血。

     “浩子又来啦?”常来的张婶捏着骰子笑,“要是我家闺女有你一半省心就好喽!”陈芳擦着手过来,围裙上沾着油星:“别惯他,现在小孩鬼精着。

    ”她的指尖掠过儿子后颈,那里有块淡褐色的胎记,形状像片枫叶。

     七点零五分,林浩背着书包出门。

    陈芳站在门帘后看他过马路,男孩的蓝色校服在暮色中晃成小片海浪,忽然被路边的卷闸门店铺挡住——那家“文龙火锅”挂着转让横幅,玻璃上贴着“旺铺急转”,红色纸张被雨淋得发皱,像道渗血的伤口。

     “别看了,三缺一呢。

    ”李建军在里屋喊。

    陈芳摸出手机给儿子发消息:到家报个平安。

    屏幕显示“已发送”,却像扔进井里的石头,没有回音。

     叠彩区派出所的白炽灯嗡嗡作响,陈芳盯着自己映在桌面上的影子,觉得那团模糊的轮廓像具浮尸。

    王警官推来两杯热水,杯壁上的水珠顺着他的警号往下淌:“再说说最后见到小林的时间?” “七点十分左右,他说回家写作业。

    ”李建军的拇指在膝盖上碾来碾去,像在搓麻将牌,“平时都是自己回去,从没出过岔子。

    ” “今天有没有异常?比如跟什么人说话,或者说要去别的地方?” 陈芳突然想起校徽,从包里翻出来时,金属扣硌得掌心发疼:“在楼梯间捡到的,会不会……”她不敢说“被人拽掉”,只能盯着王警官身后的监控屏幕,那里正播放着麻将馆门口的画面。

     画面右下角显示19:20,林浩出现在镜头里,书包带子已经滑到肩膀。

    他走得很慢,脚尖踢着路边的石子,经过“文龙火锅”时,忽然抬头看了眼卷闸门——那里本该贴着转让启事,此刻却只剩半张胶水斑驳的白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