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灯
小
中
大
他面上不动声色,恭敬应道:“臣遵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份内之责,不敢言苦。
” 建安帝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靖王世子,也就是如今的端郡王萧景珩:“景珩此次亦是居功至伟,运筹帷幄,稳定朝局,朕亦有封赏。
” 萧景珩上前谢恩,姿态从容。
他今日穿着郡王规制的朝服,更显身姿挺拔,俊美无俦。
他微微侧头,与沈昭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递过来一个安抚的眼神。
封赏完毕,建安帝话锋一转:“北境安稳,乃国之基石。
然连年征战,耗费巨大。
朕思量,是否可适当削减边防军备,将钱粮用于京畿防务及民生……” 话音未落,御史台立马有人出列附和:“陛下圣明!边关虽紧要,然京师乃国之根本,断不可失。
如今天下初定,四海升平,正是休养生息之时。
沈将军麾下兵强马壮,威震北疆,蛮夷不敢来犯,军备或可稍作调整。
”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矛头却直指沈昭。
沈昭眉头微蹙,刚要开口辩驳,萧景珩已一步上前。
“陛下,臣有异议。
”萧景珩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北境并非高枕无忧。
北蛮虽暂时蛰伏,其狼子野心从未消减。
一旦我朝军备松懈,彼辈必将卷土重来。
届时烽烟再起,百姓遭殃,所费钱粮将百倍于今日。
强边方能固本,此乃千古不易之理。
沈将军麾下将士乃我大靖屏障,只可加强,不可削弱。
” 他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掷地有声。
方才附和的御史被驳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白。
建安帝看了看萧景珩,又看了看沉默的沈昭,笑了笑:“端郡王所言亦有理。
此事关乎国本,还需从长计议。
今日便议到这里吧,退朝。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恭送皇帝离开,沈昭松了口气,抬眼看向萧景珩,对方也正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了然。
出了太和殿,官员们三三两两散去,低声议论着。
沈昭正要独自离开,萧景珩却走了过来,自然地与他并肩而行。
“陛下今日的赏赐,你莫要放在心上。
”萧景珩低声道,声音只有两人能听见。
沈昭嗯了一声:“我明白。
倒是你,刚才替我说话,不怕陛下……” “无妨。
”萧景珩打断他,“有些话,总要有人说。
走吧,去我府上坐坐,我有话同你说。
” 沈昭没有拒绝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臣份内之责,不敢言苦。
” 建安帝满意地点点头,目光转向靖王世子,也就是如今的端郡王萧景珩:“景珩此次亦是居功至伟,运筹帷幄,稳定朝局,朕亦有封赏。
” 萧景珩上前谢恩,姿态从容。
他今日穿着郡王规制的朝服,更显身姿挺拔,俊美无俦。
他微微侧头,与沈昭的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递过来一个安抚的眼神。
封赏完毕,建安帝话锋一转:“北境安稳,乃国之基石。
然连年征战,耗费巨大。
朕思量,是否可适当削减边防军备,将钱粮用于京畿防务及民生……” 话音未落,御史台立马有人出列附和:“陛下圣明!边关虽紧要,然京师乃国之根本,断不可失。
如今天下初定,四海升平,正是休养生息之时。
沈将军麾下兵强马壮,威震北疆,蛮夷不敢来犯,军备或可稍作调整。
”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矛头却直指沈昭。
沈昭眉头微蹙,刚要开口辩驳,萧景珩已一步上前。
“陛下,臣有异议。
”萧景珩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北境并非高枕无忧。
北蛮虽暂时蛰伏,其狼子野心从未消减。
一旦我朝军备松懈,彼辈必将卷土重来。
届时烽烟再起,百姓遭殃,所费钱粮将百倍于今日。
强边方能固本,此乃千古不易之理。
沈将军麾下将士乃我大靖屏障,只可加强,不可削弱。
” 他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掷地有声。
方才附和的御史被驳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白。
建安帝看了看萧景珩,又看了看沉默的沈昭,笑了笑:“端郡王所言亦有理。
此事关乎国本,还需从长计议。
今日便议到这里吧,退朝。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恭送皇帝离开,沈昭松了口气,抬眼看向萧景珩,对方也正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了然。
出了太和殿,官员们三三两两散去,低声议论着。
沈昭正要独自离开,萧景珩却走了过来,自然地与他并肩而行。
“陛下今日的赏赐,你莫要放在心上。
”萧景珩低声道,声音只有两人能听见。
沈昭嗯了一声:“我明白。
倒是你,刚才替我说话,不怕陛下……” “无妨。
”萧景珩打断他,“有些话,总要有人说。
走吧,去我府上坐坐,我有话同你说。
” 沈昭没有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