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格格婚恋

关灯
    却说履亲王离开了刘府。

    履亲王最后的那番话,让我们三人皆是一脸的茫然。

    刘统勋怒目而视地瞪了刘墉一眼,那眼神仿佛能喷出火来,炽热而凌厉,让人不寒而栗。

    刘墉赶忙低头,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额头瞬间冒出了细密的汗珠,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刘统勋甩袖离开大厅后,那衣袖带起的风仿佛都充满了愤怒,刘墉这才稍稍松了口气,如释重负般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心有余悸地喃喃自语:“总算又过了一劫。

    ”他的声音低若蚊蝇,仿佛生怕被刚刚离去的刘统勋听到。

     我在一旁也是惊魂未定,心还在扑通扑通地狂跳不止,心中暗自琢磨:“怪不得老爷不让刘墉来京城做官呢!这京城真是个是非之地,动不动就会惹上大麻烦。

    这惊险是一个接着一个,我的天哪。

    我原以为当官的都是昂首挺胸、趾高气扬,一个个高高在上、无人敢惹。

    原来一个不小心,就得丢官罢职,甚至性命难保!我还曾觉得自己当了官是占了便宜呢!要是能离开,还是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好!”我越想越觉得后怕,脸色都变得有些苍白。

     人们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不,还没来得及准备离开,麻烦事又接踵而至。

     这天,一个头戴七品官帽,身着大红底儿印有团花簇锦服饰的人前来敲门。

    那官帽上的顶珠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服饰上的团花簇锦更是精美绝伦,彰显着其身份的不凡。

    门吏开门后,见是履亲王驾下亲随锦录。

    只见他手持一封请帖,神色恭敬地说道:“我家王爷让我来请刘墉公子赴宴,请门吏大哥通报一声。

    ”那声音清脆而响亮,带着几分不容拒绝的意味。

     人说宰相门子七品官,此话当真不假。

    我们刘府看门之人称为门吏。

    一般的官员来找我家老爷,到了门口也得向我们的门吏行礼,谁让这是宰相家的门吏呢?这不,王爷家的亲随直接就是七品,可见我这五品官儿在京城的权贵面前,实在算不得什么。

     门吏接过请柬,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引领锦录进了府内,将锦录安排在客厅用茶。

    那客厅布置得典雅大气,桌椅皆是名贵木材所制,墙上挂着名人字画。

    随后,门吏一路小跑,那脚步匆忙而急促,径直前往刘墉书房寻找刘墉。

     刘墉正在书房读书,时而眉头紧蹙,似在为书中内容认真思索,时而轻轻摇头,仿佛对书中的观点有所质疑。

    手中的书卷微微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门吏的匆忙到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公子,履亲王府来人了,说是请您赴宴。

    ”门吏气喘吁吁地说着,气息急促,将手中的请柬递给刘墉。

     刘墉接过请柬,缓缓展开,目光在字迹上停留片刻,心中暗自思量:这履亲王设宴究竟所为何事?难道与那日擂台之事有关?想到此处,刘墉不禁眉头微皱,神色愈发凝重,手中的请柬也被不自觉地捏紧了几分。

     “刘安,你对此事作何看法?”刘墉转头看向我,眼中带着询问和一丝恐慌。

     我思索良久,谨慎地说道:“公子,依我之见,这宴恐怕不好赴,保不准是鸿门宴,这里面的人个个心思深沉,我可不敢轻易断言。

    但王爷相邀,若是不去,又恐怕有失礼之嫌,落下个不敬之罪。

    ”我一边说着,一边搓着手,显得十分紧张。

     刘墉听后,微微点头,沉思片刻说道:“罢了,既来之,则安之。

    我且去瞧瞧,料想他堂堂王爷,也不会公然为难于我。

    ”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眼神中还是透露出一丝不安。

     刘墉回房换了身得体的衣裳,整个人看上去儒雅端庄。

    那衣裳的料子是上好的丝绸,剪裁精细,绣工精美。

    随后,我与他随锦录前往履亲王府。

    一路上,刘墉心中忐忑不安,不知等待他的将会是何种局面。

    他的目光时而抬头远望,时而低垂沉思,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到了王府,那朱门高墙,气派非凡。

    朱红色的大门紧闭,门环上镶嵌着金色的装饰,闪闪发光。

    门口的石狮子威风凛凛,让人望而生畏。

    刘墉被引入宴会厅,只见厅内装饰华美,灯火辉煌。

    无数的蜡烛将整个大厅照得如同白昼,墙壁上挂着珍贵的字画,桌椅皆是用名贵的木材打造,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履亲王正坐在主位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