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格格婚恋

关灯
    刘墉到来,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

     “刘墉啊,快快入座。

    ”履亲王说道,他的声音洪亮而亲切。

     刘墉恭敬地施礼后坐下,目光低垂,不敢随意张望,心中却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今日请你来,别无他事,只是想与你聊聊。

    ”履亲王轻抿一口酒,缓缓说道。

    那酒杯是用美玉制成,酒液在杯中闪烁着迷人的光泽。

     刘墉心中稍安,应道:“多谢王爷抬爱。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努力保持着镇定。

     他们边饮边唠,酒过三巡,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藏玄机。

    履亲王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盯着刘墉,说道:“刘墉,你可知我那小女勤儿对你有意?”王爷的眼神带着审视看着刘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墉一惊,连忙起身,神色惶恐地说道:“王爷!这是从何说起,草民一向谨守本分,从未招惹过格格,这……这……草民……”刘墉结结巴巴,竟说不出完整的话来,脸上满是惊慌失措的表情。

     接着又道:“王爷,草民家中早有妻室,万万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刘墉的额头冒出了冷汗,身子也微微颤抖。

     履亲王脸色微变,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说道:“哦?你已有妻室?”他的声音有些低沉。

     刘墉赶忙回道:“回王爷,草民之妻乃单莹,老家诸城人士,贤惠善良。

    与草民夫妻情深,草民断不敢有负于她,更不敢玷污了格格的清白!”我在一旁也赶忙点头附和,大气都不敢出。

     履亲王沉默良久,脸色阴晴不定,最终说道:“既然如此,那就罢了,此事咱们暂且不提。

    来来来,饮酒!”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遗憾。

     我在一旁看得是懵懵懂懂,听得是云里雾里。

    心中暗想这刘墉真是走了桃花运,怎么这等好事都能找上他?也难怪,人家刘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若有他一半的能耐,岂不也能好事成双!唉~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呀!我在心里暗自嘀咕着,脸上露出羡慕又无奈的神情。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墉站起身来向履亲王请辞。

    履亲王见亲事难成,也就不再挽留刘墉。

    我们二人赶忙匆匆走出王府。

     然而,刘墉与勤格格之事不知怎的就传到了乾隆和太后耳中。

     乾隆听闻此事,心中好奇不已。

    早朝之后,乾隆专门留下刘统勋,询问起关于刘墉与勤格格的事情。

     “刘爱卿,听闻你家刘墉与履亲王家的格格有些纠葛,可有此事?”乾隆站在御阶前,目光审视地看向刘统勋。

    他的眼神犀利而威严,仿佛要将刘统勋的内心看穿。

     刘统勋惶恐跪地,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说道:“回皇上,犬子鲁莽,不知深浅,还望皇上恕罪。

    ”他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乾隆却笑道:“朕倒觉得有趣,刘墉这小子,总是能惹出些事端来。

    ”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玩味和好奇。

     太后在后宫也得知了此事,心中颇为担忧。

    她差人将乾隆叫到慈宁宫说道:“皇儿啊,刘墉与勤儿这事儿可得处理妥当,莫要伤了履亲王与刘家的和气。

    ”太后的声音温和而慈祥,但又带着一丝忧虑。

     乾隆点头应道:“母后放心,儿臣自有分寸。

    ”乾隆的话语让太后稍稍有些安心。

     几日之后,乾隆召见刘统勋和刘墉父子。

    刘墉和刘统勋诚惶诚恐地来到养心殿,只见太后与乾隆同时在此。

    二人见此情景,赶紧向太后和乾隆请安。

     “刘墉,你与勤格格之事,朕已有所耳闻。

    ”乾隆坐在御座上,神色严肃地说道。

     刘墉跪地带着惶恐和自责的声音说道:“皇上,草民罪该万死。

    ” 乾隆的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下说道:“起来说话,朕和太后倒想听听你心中所想。

    ” 刘墉起身,恭敬地说道:“皇上、太后,草民对勤格格绝无冒犯之意,只是草民已有妻室,且与妻子感情深厚。

    再者若与勤格格成婚,恐怕会委屈了格格,这婚事实在难以从命。

    草民深知此事可能冒犯皇家威严,但草民不愿做背信弃义之人。

    ”这时的刘墉倒是坚定而诚恳,眼神中充满了真诚。

     乾隆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赏,说道:“你能如实相告,也算诚实。

    但此事关乎皇家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