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永瑆突起

关灯
    却说刘墉不仅官复原职,还得到了乾隆的奖赏。

    而和珅想扶植的永瑢却被降为贝子,从此与皇位无缘。

    和珅在一旁吓得满头大汗,生怕永瑢说出这一切与他有关。

    以他对乾隆的揣摩,他知道乾隆也猜出了个七七八八。

    刘墉的复出,更是让和珅气得肺都快炸了。

     自永瑢陷害永琪一事被刘墉化解后,朝堂之上表面看似恢复了平静,可暗地里,各方势力的争斗却如潜藏在深海下的暗流,愈发汹涌。

     和珅虽因永瑢被降为贝子而心中暗恨,但并未就此放弃在皇子间扶持新主的计划。

    他深知,只要乾隆一日未立储君,这场权力的角逐就远未结束。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和珅将目光投向了十一皇子永瑆。

     永瑆自幼聪慧,工于书法,在文人雅士中颇具声望,且性格相对温和。

    和珅认为若能辅佐他登上皇位,自己日后的权势必然稳固。

     于是,和珅开始频繁与永瑆接触。

    先是以探讨书法之名,送了许多珍稀的名家墨宝到永瑆府上,渐渐拉近了与永瑆的关系。

    永瑆起初对和珅之前的摇摆极为厌恶,对他如今的示好心存疑虑。

    但和珅巧言令色,不断在他面前诉说着对其才华的钦佩,以及为其谋划未来的“忠心”。

    时间一长,永瑆渐渐放松了警惕,与和珅的来往也日益密切起来。

     而刘墉这边,官复原职后,更加忧心皇子间的争斗会再次引发宫廷危机。

    他深知和珅不会就此罢休,必定还会有所动作。

    因此,刘墉一面暗中留意着和珅的一举一动,一面苦思如何劝说乾隆尽快公示储君之人,以安朝局。

     这日,刘墉进宫向乾隆奏事完毕后,趁机再次进言:“皇上,如今皇子们已长大成人,朝局因储君未定而暗流涌动。

    若能早日公示储君之位,一则可让皇子们各安其位,二则也能使朝堂上下人心稳定,望皇上三思。

    ” 乾隆听后,神色凝重,微微叹了口气道:“刘墉,朕也并非不知此事的紧要,只是储君乃国之大事,更要防止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利用,需谨慎考量,不可草率公示。

    ”刘墉见乾隆态度有所松动,赶忙趁热打铁:“皇上圣明,只是如今局势复杂,还望皇上能尽早决断,以免再生事端。

    ”乾隆摆了摆手,说道:“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此事容朕再想想。

    ” 刘墉退下后,乾隆陷入了沉思。

    他心中其实早已有了心仪的储君人选,只是担心过早公布会引发皇子间更激烈的争斗。

    如今刘墉再次提及,让他意识到此事似乎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然而,和珅却不知乾隆已有储君人选,仍在紧锣密鼓地为永瑆造势。

    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势力,暗示一些大臣在朝堂上对永瑆的才华和品德多加夸赞,同时又在暗中打压其他皇子的势力。

    一时间,朝堂上关于永瑆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四皇子永珹在和珅转而支持永瑆后,心中大为不满。

    他本以为和珅会一直辅佐自己,如今和珅的背叛让他感到被愚弄。

    永珹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他开始与一些对和珅不满的大臣暗中来往,谋划着如何扳倒和珅,夺回自己在这场储君之争中的优势。

     一日,永珹在府中宴请几位大臣。

    席间,永珹愤愤地说道:“和珅那老贼,见风使舵,如今转而支持永瑆,实在可恶!若不将他除去,我等日后必无宁日。

    ”一位大臣附和道:“四阿哥所言极是,和珅在朝中权势过大,结党营私,早已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只是他深得皇上信任,想要扳倒他,并非易事。

    ”另一位大臣沉思片刻后说道:“依在下之见,我们可搜集和珅贪污受贿的证据,再寻机呈给皇上,皇上一向痛恨贪官污吏,若证据确凿,和珅必定难逃一死。

    ”永珹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此计甚好,就劳烦各位大人费心了,只要能扳倒和珅,本皇子定不会亏待大家。

    ” 于是,永珹等人开始秘密收集和珅的罪证。

    他们买通了和珅府上的一些下人,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不少和珅贪污受贿的细节,又派人暗中跟踪和珅与一些官员的往来,记录下他们之间的不正当交易。

     而和珅这边,对永珹等人的行动浑然不觉,仍沉浸在为永瑆谋划皇位的美梦中。

    他为了让永瑆在乾隆面前更加出彩,策划了一场盛大的文化活动,邀请了京城众多文人雅士参加。

    永瑆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和诗词才华,赢得了众人的一致赞誉。

    和珅趁热打铁,让一些大臣在乾隆面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