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救岳丈尚书遭贬职 延朱雀君臣说求贤(1)

关灯
    着人去抓黄信,一面冲进殿里,给皇上行了礼,拖着李至刚就往出走。

    李至刚知道皇帝的脾气,这时候再说什么也没用,顺从地随着纪纲出了武英殿。

     纪纲了解黄信,一个三品的官员,和李至刚是同乡,受李至刚之托办事完全是出于同乡之谊,绝没有也不可能受什么贿。

    但他最恨黄信平日里的酸醋劲,家徒四壁,装清高,动不动就摆十几年履职的老资历,扛着个风宪官的大旗狐假虎威,弄得都察院的堂官左都御史陈瑛也得让他三分。

    今日好了,他要替在处理建文罪臣中配合默契的陈瑛把过去让出的三分要回来,不,他要要回六分来。

     纪纲的心狠手毒是出了名的,犯在他的手里,倾家荡产不说,不死,也得扒下三层皮。

    第一次给黄信过堂就动用了大刑,黄信捱不过,只得屈打成招。

    纪纲又逼他承认多次索要人犯钱物,执法不公。

     黄信三十岁考中进士,在都察院十几年,平日里看尽了别人受刑,今日突然轮到自己,哪里扛得住,为免受皮肉之苦,纪纲让他认什么,他就一一画押。

    一天下来,他的罪责已由一个简单的通风报信变成了受贿千万锭的渎职枉法了。

     案情很快就报给了正在武英殿便殿和几个近臣议事的皇帝,眼皮子底下黄信的贪渎又一次激怒了永乐,也不待三法司会审了,永乐马上下旨杀了黄信。

    而黄信大包大揽的“巨大罪恶”却把李至刚的罪责比下去了,反倒救了李至刚。

    永乐认为,都是黄信心术不正,故意以人犯为诱饵,索贿受贿,李至刚不过是其中一条上钩的鱼。

    于是,从轻处罚,赦免出狱,降为本部五品郎中,连他的岳父也沾了黄信的光,果然免死,流徙海南。

     “天不为一物枉其时,”永乐愤愤然,横眉立目,“明君圣人亦不为一生枉其法。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身为部院大臣,行贿、索贿、受贿,以贿之多少量刑轻重,视我《大明律》为儿戏,此类人不杀,又何以儆天下?”他余怒未消,深感部院堂官不力,正好借机调整,换上得力的人。

    “着改刑部尚书郑赐礼部尚书,擢真定知府吕震刑部尚书,改工部尚书黄福为北京行部尚书,礼部侍郎宋礼任工部尚书。

    ”众人面面相觑,在皇上波涛翻涌的愤怒心海中,谁也不知自己的命运如何漂浮。

    他高兴的时候如春风和煦,无微不至;但偶尔的一句不适,立即黑云滚滚,电闪雷鸣。

    永乐即位接近两年了,大小臣工还没有人能完全摸透他的脾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在皇上瞬间又风过雨停了,语气和缓,竟成了语重心长,“阁员近臣朝夕随侍朕之左右,勤慎不懈,尽职尽责,实属不易。

    而世之常情为,慎初容易保终难。

    朕常存于心,你等也要恭谨始终,通体识达,才能成君臣保全之美。

    ” 众人口里诺诺,却不敢往下想,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