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救岳丈尚书遭贬职 延朱雀君臣说求贤(1)

关灯
    如伴虎,皇上又这么大脾气,谁知道哪天又成了第二个李至刚,或者,比他的结局更惨呢! 永乐低头沉思着,片刻,抬起头,凝视远方,天高地阔。

    广袤的大地上,一拨一拨长袖阔带、身着不同颜色服饰的官员正从他的眼前走过,有的昂扬,有的猥琐,有的高傲,有的卑微,他们代天子牧民,他们的脾气秉性,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的为人处事,他们的心底良知,就能决定整个大明朝廷的走向,因而,选人用人成了朝廷最最紧要的事,这也是吏部长期居于各部院之首的原因。

     “宜之,吏部表率百僚、铨选官员,”是永乐和风细雨对吏部尚书蹇义的话,由李至刚、黄信,他又联想到选拔官员的衙门,“此乃进退庶官的要害衙署,纵观历朝历代,官不得其人则贻害无穷啊!《书》曰:‘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吏部铨选之责尤其重要。

    ” 风平浪静了,大家揪紧的心渐渐放下,轻舒了一口气。

    永乐接着说,“初唐之所以称盛唐,与铨选之法密切相关。

    入仕之前,其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即体貌丰伟,也含了修身的意思;二曰言,即言辞辩证,正气凛然;三曰书,即楷发遒美,写的一手好字;四曰判,即文理优长,文章千古。

    然朕认为,仅有此四者还不够,最重要的是心术,即德行,心术不正,有才也不用;德行俱佳,番人、蒙人一样深信不疑。

    所以,你等在铨选官员上要精心、再精心,在辨别邪正上要依理不依情,在使用人才上要倚才不倚党。

    ” 永乐意味深长,有感而发,开始了他的有关人才的阐述。

    “其一,能者为才,英雄不问出处。

    你们知道,朕的身边有不少军官、侍卫、太监是蒙人、番人。

    前日,有人上言,劝朕说虎贲禁卫要远外夷,还给朕列举了玄宗之几丧唐室、徽钦北徙之耻,归之为君主亲近夷狄所致,朕不以为然。

    天之生才,何处没有,如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皆天降之才;君之用人,又何分其类?汉武帝用金日磾,唐太宗用阿史那社尔,忠心耿耿,战功赫赫。

    至于玄宗之任安禄山、徽宗之宠小人所致的夷狄之祸,并非用了夷狄之人,全在用人失察及荒纵无度。

    春秋之法,夷入中国则中国之人,朕为天下之主,覆载内之贤才岂有弃之不用之理?其二,取其所长,量才录用。

    你们知道,汉武帝于郡守的除用胜于朝廷衙署,且郡县之事无论大小未尝不曾深知,郡守们常有皇帝每每亲临其境的感觉,兀自不安。

    何者?郡县乃牧民之官,郡县和百姓最近,郡县代表朝廷。

    由此,朕的用人几近汉武,才优者在朝廷部院任事,以展其才;德厚者辟为地方守令,厚德载物。

    今后但凡部院、郡县官吏任满,对有远见、识大体、具才者可继续留在部院办事,贤德知着者则升职到地方有司任事。

    ” 喜欢武英殿请大家收藏:()武英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