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踪建文永乐选智者 乘长风龙江造大船(2)

关灯
    殿内一阵沉默。

    郑和似懂非懂,还是不大明白皇上用他为帅的道理。

    “此番是出使西洋,”永乐说话了,“你的祖祖辈辈都信奉回回教,知晓回回习俗,这一点别人比不了;再一点,和金尚书一样,你是朕的心腹之臣,在外廷不能说的,在内廷就可以说。

    ” 永乐“心腹之臣”的话让郑和霎时受到了巨大的震颤,他出生入死跟了皇上这么多年,除了张玉等几个战死的武臣外,皇上没有对任何人说过这样的话,也是第一次称他为“臣”。

    他直挺挺地跪着,面色潮润,热血沸腾,钟磐一样的声音又一次在殿里响起:“皇上尽管吩咐,奴才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这才像心腹之臣说的话,起来吧。

    ”永乐又一次使用了心腹和臣子的字眼,掏心掏肺,说得郑和恨不能也扒开胸膛,向皇上明示自己的一颗赤胆之心。

     “听听皇上给你的差事就知道为什么非你不可了。

    ”金忠插话道。

     “朕给你的差事有五件,”永乐郑重地说,“第一,宣诏海外,恩及万邦,内安华夏,外抚四夷,使四海之内皆奉我大明正朔,共享太平盛世。

    第二,联络土人牵制帖木儿。

    平羌将军宋晟密报,西域撒马尔罕大汗帖木儿扣留我使臣多年,已集结几十万大军要东下攻我大明。

    朕不大知其底细,虽命西北疆严兵以备,还不踏实,你率二万余人浮海至古里国后,若能联络当地番王夷兵从南面策应最好,不一定实战,虚张声势,声势越大越好,意在牵制。

    第三,与沿途诸国进行贸易。

    我天朝大国虽说无奇不有,然天下之大、之奇远非我能想见。

    不是有这样一则笑话吗,说南人不信北方有千人之帐,北人不信南人有万斛之舟,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何也?见识!朕遣你出使,互市贸易不仅要奇珍奇宝,奇闻奇事、奇技奇巧也要收集,孟尝君所谓‘鸡鸣狗盗’之辈尽有益也!” 郑和听着,虽觉皇上说的都是肺腑之言,但除了信奉回回教一条,其他的事别的将帅也做的来,不过,能让一个皇帝推心置腹,该是内官的莫大荣幸了。

    他不敢插话,垂手恭听。

     “为善者善之,为恶者恶之。

    ”永乐语气加重,似有所感,“泱泱中华,声名远播。

    偏僻之邦,仰慕我中国文化,或朝贡、或贸易、或久居者,尽力予以方便,再难,也不要阻挡了其向化华夏之心。

    不过,去年在三佛齐,还有杀我使臣、阻拦到中国的朝贡者,尔等倘若和此类妖人邂逅,也不要手软,快刀乱麻,必以剿之为快畅,也为地方除害。

    第四,打掉倭寇和海盗之猖獗势焰。

    虽然朕已谕旨,日本国王原道义也在派兵捕倭,但收效甚微。

    倭寇与海盗时而联手横行海上,已成蔓延之势。

    朕所以给你二万余将士,就是要杀一杀倭盗之嚣张气焰,还朕一个海上清明。

    第五……” 永乐压低声音,环视左右,见宫女们离得老远,遂说道,“也是最主要的,金尚书知情,正是朕在外廷不能说的,就是寻访建文足迹。

    ” 郑和心头一震,整日里跑船厂,街头巷尾的议论他知道一些,但皇上把这作为一件重要事项交给他,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你大致也听说了,乾清宫大火烧死的,不是建文,是他的皇后,说建文已由鬼道潜出,浪迹天涯,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