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关灯
小
中
大
本杰明(ArthurBenjamin,18931960)
英国作曲家。
十八岁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军,复员后曾去澳洲,在悉尼音乐学院任教。
1921年回伦敦。
1926年在皇家音乐学院任教,同时从事创作和钢琴演奏活动。
本杰明作品甚丰,体裁多样,包括歌剧、器乐、室内乐及声乐等。
但其作品为世人所知者却在轻音乐方面。
本杰明写了相当数量的拉美音乐,包括舞曲在内,流传甚广,最知名者为《牙买加伦巴》(1938)。
他的严肃音乐风格接近于新古典主义,可以《小提琴协奏曲》为代表。
(叶纯之) skbshge 哈巴 哈巴(AloisHaba,18931973) 捷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1912年毕业于克洛米里兹师范学院。
后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及柏林高等音乐学院进修。
1924年任教于布拉格音乐学院。
哈巴早期倾向于运用大量的半音阶,后来兴趣转为使用各种微分音,并委托琴行造了可奏出四分音的钢琴、单簧管、小号,以及一架可奏六分之一音的风琴等,进行试验及创作。
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他始终如一地写作了大量的微分音音乐。
1951年后,专心于音乐教育,因其成就突出多次获奖。
1968年获捷克政府的勋章。
哈巴在1951年以前,大力推广介绍微分音音乐,成为西欧音乐艺术中的一种流派。
其早期作品歌剧《母亲》(1931)颇引人注意,其他作品则难以演奏、流传。
(叶纯之) skbshge 宫城道雄 宫城道雄(18941956) 日本作曲家、筝演奏家。
七岁失明,师从音乐家中岛伊三郎学筝,并从事器乐曲的写作。
曾去过朝鲜。
1917年定居东京。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重要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对日本现代音乐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作品甚多,以《春之海》、《落叶舞》(1921)、《越天乐变奏曲》(1927)最为出名。
(叶纯之) skbshge 皮斯顿 皮斯顿(WalterPiston,18941976) 美国作曲家。
曾在哈佛大学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
毕业后又赴巴黎师从娜蒂亚·布朗热学作曲。
1926年开始任教于哈佛大学音乐系。
1944年升任教授并担任系主任。
1960年退休。
主要作品包括八部交响曲、一部小提琴
十八岁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作曲。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军,复员后曾去澳洲,在悉尼音乐学院任教。
1921年回伦敦。
1926年在皇家音乐学院任教,同时从事创作和钢琴演奏活动。
本杰明作品甚丰,体裁多样,包括歌剧、器乐、室内乐及声乐等。
但其作品为世人所知者却在轻音乐方面。
本杰明写了相当数量的拉美音乐,包括舞曲在内,流传甚广,最知名者为《牙买加伦巴》(1938)。
他的严肃音乐风格接近于新古典主义,可以《小提琴协奏曲》为代表。
(叶纯之) skbshge 哈巴 哈巴(AloisHaba,18931973) 捷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1912年毕业于克洛米里兹师范学院。
后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及柏林高等音乐学院进修。
1924年任教于布拉格音乐学院。
哈巴早期倾向于运用大量的半音阶,后来兴趣转为使用各种微分音,并委托琴行造了可奏出四分音的钢琴、单簧管、小号,以及一架可奏六分之一音的风琴等,进行试验及创作。
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外,他始终如一地写作了大量的微分音音乐。
1951年后,专心于音乐教育,因其成就突出多次获奖。
1968年获捷克政府的勋章。
哈巴在1951年以前,大力推广介绍微分音音乐,成为西欧音乐艺术中的一种流派。
其早期作品歌剧《母亲》(1931)颇引人注意,其他作品则难以演奏、流传。
(叶纯之) skbshge 宫城道雄 宫城道雄(18941956) 日本作曲家、筝演奏家。
七岁失明,师从音乐家中岛伊三郎学筝,并从事器乐曲的写作。
曾去过朝鲜。
1917年定居东京。
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重要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对日本现代音乐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
作品甚多,以《春之海》、《落叶舞》(1921)、《越天乐变奏曲》(1927)最为出名。
(叶纯之) skbshge 皮斯顿 皮斯顿(WalterPiston,18941976) 美国作曲家。
曾在哈佛大学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
毕业后又赴巴黎师从娜蒂亚·布朗热学作曲。
1926年开始任教于哈佛大学音乐系。
1944年升任教授并担任系主任。
1960年退休。
主要作品包括八部交响曲、一部小提琴